资源简介 (共30张PPT)Unit 1 Cultural Heritage单元解读3 课时安排1 理论依据4 教学评价2 教材分析目录5 作业设计6 教学反思1理论依据Part one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2020)“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育部,2020)主题意义探究是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组织的灵魂。探究主题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与动力来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程晓堂,2018)12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材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学习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各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王蔷,2021)42教材分析Part two板块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Listening and Speaking 访谈 国际青年项目的成员谈论文物保护项目概况,选择泰山作为项目开展地点的原因,他们保护泰山文化遗产的具体做法。 各国青少年如何合作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Reading and Thinking 描述事件发展过程的叙事文本 埃及在修建阿斯旺大坝的过程中,其附近的大量寺庙和文化古迹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解决过程和办法。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解决过程和办法,关注国际合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句子 复习、归纳并在交际中正确理解得体运用限制性定语从句 运用定语从句拓展丰富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保护方法。Listening and Talking 对话 两位游客和一位导游在参观克里姆林宫、红场和周围建筑时谈论俄罗斯世界文化遗产克里姆林宫、红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通过旅游或他人旅游经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板块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Reading for Writing 新闻报道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概况,及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制作莫高窟文物数字照片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 用数字技术制作敦煌莫高窟文物图像,引起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关注和了解,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增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理解和合作。project 图片、查询、汇报 通过网络,图书馆等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等问题,做一个汇报。 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The Great Wall 视频 介绍中国长城的一些基本概况,同时记叙了专业人士和普通 对长城这个享誉中外的世界 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积极参与和实际行动。Expanding You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说明文 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运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并重点介绍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泰姬陵和明清皇家陵寝的信息。 世界文化遗产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单元大观念:文化遗产与保护单元话题:cultural heritage主题范畴:人与社会主题群:历史、社会与文化子主题:中外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与现状;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输出: 介绍一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Project能够提出一两种简单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但总体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认知比较混乱,对于国际合作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运用主题相关的词汇、词块、句型以及定语从句充分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学习写作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新闻报道,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对于定语从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有一定的理解。知道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学情分析单元目标单元目标课时规划 课时内容 课程类型第一、二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 and Talking 听说课第三课时 Video Time 听看课第四,五课时 Reading and Thinking 阅读课第六课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语法课第七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写作课第八课时 Project 项目式学习3教学过程Part three小单元 小单元教学 目标 课时 分配 语篇课时学习目标小单元1: 个人层面了解并保护文化遗产 1. 从阅读和音频文本获取、列举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细节信息以及重要性的相关词块和语句。 2.通过音频文本归纳、梳理启动对话的功能性语句,并在新语境中得体的有启动有关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的对话。 3、获取有关泰山和长城的相关文化知识。 第1、2、3课时 1. Opening P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Listening and Talking 3.Video Time 1. 识别文化遗产的分类;获取泰姬陵和明清皇家陵寝相关的具体信息;通过阅读文本中与主题相关的句子来概括文化遗产的内涵。2. 运用听力策略获取更多关于泰山的知识;练习上下文语境猜词;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学习其结构和语言特点。3.运用听力策略梳理、整合克里姆林宫和红场过去的作用和现状,对比分析与其他著名遗产的异同,进一步探究文化遗产内涵,分析如何有效启动对话。4.观看视频获取长城的基本信息,包括长度、位置、形状、历史和象征意义;梳理长城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它的人的故事;词块和句子来就为什么以及如何保护像长城这样的文化遗产发表观点。小单元 小单元教学 目标 课时 分配 语篇课时学习目标小单元2: 国际层面保护文化遗产 1.梳理、概括阿斯旺大坝修建过程中文化遗迹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通过分析语篇,获取描述事件的叙事文语篇和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认识到国际合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思考自己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付诸行动。 第4、5、6课时 1. Reading and Thinking: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 2.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3.Workbook Expanding Your World(课外阅读) 1.通过绘制时间线,梳理阿斯旺大坝建设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过程和解决方案;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分析其他国家向埃及项目提供帮助的原因。通过学习阿斯旺大坝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 运用观察发现归纳法识别定语从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使用定语从句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人或事,尤其描述文化遗产内涵,文化遗址,文化遗迹(文物)等。小单元 小单元教学 目标 课时 分配 语篇课时学习目标小单元3: 高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1.通过阅读新闻语篇“敦煌莫高窟保护数字项目”内容,获取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树立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意识。 2.赏析承载主题意义的定语从句及其他句子,概括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3.借鉴新闻文本结构详细分析莫高窟数字化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运用丰富和恰当的词汇与句法(定语从句)完成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者的新闻报道。 4.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成果 第7、8课时 1. Reading for Writing 2.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and Project 1.概括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识别并获取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语言2. 通过模仿阅读文本并用定语从句添加更多细节写一篇关于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个人或团体的新闻报道3. 通过背景知识和相关语句的学习认识到莫高窟的重要性,并梳理保护我们文化遗产的意识。4.能就不同的角色(reporter,volunteer,tourist,tourist guide, engineer,CEO of a company, lawyer, official and teacher...)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发表观点4教学评价Part four学习目标 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评价内容1. 从阅读和音频文本获取、列举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细节信息以及重要性的相关词块和语句。 2.通过音频文本归纳、梳理启动对话的功能性语句,并在新语境中得体的有启动有关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的对话 第1课时 1.通过quiz形式激活学生对于长城以及文化遗产的认知并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用英文整合“cultural heritage” 的分类及其与之关联的词块,以思维导图的呈现;(学习理解) 2.学生阅读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分组讨论泰姬陵和明清明清皇家陵寝的名称,地点、创建时间、初创者、特色、历史、文化价值等,并最终以导游的形式向全班介绍选取的遗址信息(应用实践) 1.通过观察学生思维导图的逻辑、用词以及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获取和阐述关键信息的程度。2.通过以遗址导游身份介绍选取的遗址,并就表达中信息完整和准确度、清晰和流畅度以及仪态表情进行学生互评。第2课时 1.通过提供信息的猜谜游戏激活学生的已知和对新知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关注并获取新知(学习理解) 2. 通过听力材料获取梳理general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Kremlin and Red Square as well as related expressions(学习理解) 3.两个学生一组,扮演游客和导游,游客就在参观过程中想要问导游的问题与之进行对话,需运用获取到到的内容和习得的语言表达以及模仿书上对话结构,自编口头对话(应用实践) 1.通过学生对猜谜信息以及听力文本的的理解,评价学生对于所学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的理解和内化程度。2.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达逻辑和内容,评价学生描述、阐释文化遗产相关事实是否准确、是否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合理使用定语从句作为辅助。小单元1的目标的达成及教、学、评一体化对照2.8单元目标2的达成及教、学、评一体化对照学习目标 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评价内容1.梳理、概括阿斯旺大坝修建过程中文化遗迹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获取有关泰山和长城的相关文化知识 3.通过分析语篇,获取描述事件的叙事文语篇和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4.认识到国际合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思考自己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付诸行动。 第3课时 1.活动1读前预测 2.活动2至活动4是阅读中的信息理解、提取和梳理(学习理解) (活动2渗透寻读阅读策略,让学生快速里浏览搜寻数字、关注年代 、被保护的庙宇数量、筹集资金数目等关键细节信息; 活动3梳理语篇结构,并概括出大坝修建的原因、过程、结果等重要信息; 活动4用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事件和过程。) 3.活动5用新闻简讯的形式概括阅读文本大意并初步运用阅读材料学到的新词汇。(应用实践) 4.活动6是阅读后的批判性思维活动 (迁移创新) 1.通过听取学生对找到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的理解,评价学生获取和阐述信息的程度,以及评价学生是否可以理解具体数字更能丰富文章的信息,并使文章内容更具有表现力。2.通过时间轴的制定,观察评价学生能否通过梳理时间线索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策略和能力3.通过学生对新闻简讯篇章的理解和词汇的运用,评价学生是否及时内化并初步正确运用阅读材料学到的新词汇。4. 通过学生对一些批判性问题的看法,评价学生是否可以就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小单元2目标的达成及教、学、评一体化对照学习目标 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评价内容1.梳理、概括阿斯旺大坝修建过程中文化遗迹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获取有关泰山和长城的相关文化知识。 3.通过分析语篇,获取描述事件的叙事文语篇和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4.认识到国际合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思考自己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付诸行动。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1.在观察发现基础上运用表格和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和整理 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学习理解) 2. 小组讨论,运用介词+关系代词的结构,给常见的人和事下定义,并role-play完成游客和导游关于Aswan Dam的对话 (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对话内容,概括梳理信息,完成笔记(学习理解) 小组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普通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应用实践)通过观察学生划线来评价定语从句的识别,通过句型变换、师生问答、下定义和role-play的输出成果评价对定语从句作用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和填写笔记中的关键词,评价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程度,以及评价能否结合获取的知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准确的猜词。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最终呈现的表述,评价是否涵盖主要事实性信息,表达是否流畅。小单元3目标的达成及教、学、评一体化对照学习目标 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评价内容1.获取梳理新闻语篇“敦煌莫高窟保护数字项目”内容,树立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意识。 2.加深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3.掌握新闻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能够运用丰富和恰当的词汇与句法(定语从句)完成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者的新闻报道。 4.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成果 第7课时 第8课时 综合整个单元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身边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个人或团体的新闻报道(单元整合性输出)(迁移创新) 1. 综合整个单元项目的推进,小组汇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相关的项目设计,可用对哈、海报、视频等形式。 (迁移创新) 2.想象自己将来担任不同的角色(reporter,volunteer,tourist,engineer,CEO of a company, lawyer, official and teacher...)该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进行口头报告(迁移创新)通过观察学生表达逻辑和内容,评价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其书面表达需要涵盖主题词汇、句型,表达流畅,同时能合理使用定语从句作为辅助。综合单元所学,以及学生作品的呈现,评价学生是否能结合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描述想象世界中的情景,简单地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5作业设计Part four课时分配 板块 课时作业 预计完成 时间对应的单元目标第 1 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ink of more ways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Write them down. 10 分钟 运用听力策略获取更多关于泰山的知识;练习上下文语境猜词;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学习其结构和语言特点。第 2 课时 Listening and Talking Could you make up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guide and a tourist 。 5 分钟 运用听力策略梳理、整合克里姆林宫和红场过去的作用和现状,对比分析与其他著名遗产的异同,进一步探究文化遗产内涵,分析如何有效启动对话。第 3 课时 Video Time Are there any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m 10 分钟 观看视频获取长城的基本信息,包括长度、位置、形状、历史和象征意义;梳理长城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它的人的故事;词块和句子来就为什么以及如何保护像长城这样的文化遗产发表观点。第 4 、5课时 Reading And Thinking 1.A lot of money was spent to protect the temples Was it worthwhile or not 2. Conclude language points and learn to use them. 20 分钟 通过绘制时间线,梳理阿斯旺大坝建设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过程和解决方案;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分析其他国家向埃及项目提供帮助的原因。通过学习阿斯旺大坝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第 6 课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Do Exercises. 10 分钟通过模仿阅读文本并用定语从句添加更多细节写一篇关于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个人或团体的新闻报道。第 7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Write a news report. 20 分钟 运用观察发现归纳法识别定语从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使用定语从句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人或事,尤其描述文化遗产内涵,文化遗址,文化遗迹(文物)等。6教学反思Part fourADCB教材研读到位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展开,关注单元个文本之间的联系,在主题引领下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形成对问题的深层认知,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教学设计有层次本单元的这 8个课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螺旋式上升。04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个人对所学语篇的理解和思考与语言的真实运用相结合,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助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拓展学习方式教学实施过于拘泥于课堂,增加项目性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查询,做报告。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