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地理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年来,小龙虾成为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美食.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龙虾呼吸器官是鲤 B.小龙虾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运动C.小龙虾属于爬行动物 D.在生态系统中小龙虾是消费者2.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C.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墨汁”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3.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⑤4.当水从鱼的口流入,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时,流出的水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增多 B.氧气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没有变化5.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会由义父母苇莺代劳。对苇莺的这种行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取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朝下,让其头部浸没在水中;将乙蝗虫的头部 朝上,让其胸部和腹部浸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其结果是A.甲蝗虫死亡,乙蝗虫不死亡 B.乙蝗虫死亡,甲蝗虫不死亡C.两只蝗虫都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死亡7.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其原因在于恒温动物A.耗氧少 B.需要的食物少C.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需要的能量少8.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C.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D.鱼鲤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呼吸9.下列对有关动物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大熊猫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点B.鲫鱼的体表被覆鳞片,用鲤呼吸C.家鸽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10.优美动作的产生需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经过一定的过程。下列关于人体动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骨受到牵动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扁形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腔肠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D.吃生鱼片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病;接触含钉螺的水域可能感染血吸虫病12.蚯蚓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利用,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者13.下列有关动物与仿生对应关系的实例中错误的是A.长颈鹿——宇航服B.蝙蝠——雷达C.乌龟——薄壳建筑D.青蛙——蛙泳1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中分别描述了两类昆虫的什么行为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15.小明同学在学习完成运动系统的组成后,利用小木板、橡皮筋和钉子制作了骨骼肌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两块骨,在运动中 所起的作用是杠杆B.③④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在运动中所起 的作用是动力C.⑤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D.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动作读我国疆域局部图,完成16—18题。16.关于中国的疆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B.①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武汉C.海峡③是著名的台湾海峡,其东、西两侧的省区分别是台湾省和广东省D.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为40S17.关于我国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山脉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B.乙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巴颜喀拉山C.丙地形区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D. 丁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18.关于我国的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省区是我国著名的长绒棉产区,该区域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B.图中②省区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图中丙地海拔高,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D.图中甲区域是我国柑橘的主产区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16岁—59岁)。读2000年以来我国总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19—20题。19. 2010至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A. 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0. 2010至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A.人口总数减少 B.资源严重短缺 C.用工成本增加 D.环境重度污染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21—22题。21蒙古族欢度的传统节日是A.那达慕节B.元宵节C.雪顿节D.泼水节22.欢度雪顿节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的典型特征为A.沙漠广布 B.“鱼米之乡” C.“白山黑水” D. “雪域高原”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开发利用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读表和图, 完成23—24题。某地地形类型比例及农作物分布表23.该地区的地形A.以山地为主B.以丘陵为主C.以平原为主D.以高原为主2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某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25—26题。25.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是A.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C.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26.海南几乎不受甲类气象灾害影响,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C.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读长江上游成 渝经济区和下游长三角地区示意图,完成27—28题。27.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有①矿产资源丰富②科技水平高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8.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 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29—30题。29.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3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的土地多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32.夏季,常常可以看到池塘中的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鱼 停止了浮头。鱼在黎明时浮头的直接原因是 。33.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的原因是 。34.家鸽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35.手提重物(如提水)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36.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在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这层“皮”就是蝉的 。37.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就叫做 。38.“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述的动物类 别是 。39.江豚是生活在荆江的一种珍稀动物,在分类学上,将江豚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具有的特征 。40.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飞鸽传书”属于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1.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 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 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岛。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 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 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 , 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4)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42.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让孩子们跑起来”的讲话精神,各地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如跑操、跳绳、打篮球等,以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右图为相关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跑操等运动主要是在 系统的协调控制下完成的。(2).投篮曲臂时,肱二头股处于 状态,所需能量来自肌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3)如果锻炼方式不科学,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如关节面上的[]磨损, 骨质暴露,疼痛难忍。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能使[ ] 中的滑液增多, 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损伤的几率。四、 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读图一,四个城市中,海拔最高的是五道梁,纬度最高的是 ,距海最远的是 .(2)读图二,归纳气温、降水的特征:①漠河夏季温暖湿润,冬季 。②吐鲁番冬冷夏热,降水 。(3)探究:①海口与漠河相比,年平均气温高,变化小的原因是 。②五道梁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③吐鲁番年降水量小的原因是4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7分)2023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是海指的是② 。(2)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口B.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C.黄河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D.黄河中游河段初春时节容易出现凌汛(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简述黄河在上游的“贡献”。(4)黄河含沙量为世界大河之最,其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请简述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中游河段的原因。45.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③地农业生产最容易受到春旱威胁的原因是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地。(3) a区域有限的种植业局限于面积狭小的 地带。(4)附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P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表特征是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地理综合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D4.A5.C6.B7.C8.B9.D10.D11.A12.C13.D14.C15.C16.B17.D18.A19.B20.C21.A22.D23.B24.C25.A26.B27.D28.B29.B30A二、填空题31.节肢动物32.水中缺氧33.消化管结构简单34.双重呼吸35.同时收缩36.外骨骼37.生态平衡38.昆虫39.胎生、哺乳40.学习行为三、简答题41.(1)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2)社会(3)B(4)不能42.(1)神经(2)收缩线粒体(3)【④】关节软骨【②】关节腔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20分)43.(7分)(1)(2分)漠河吐鲁番(2)(2分)①寒冷干燥②稀少(3)(3分)①纬度低②海拔高③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44.(7分)(1)(1分)渤(2)(2分)B(3)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水能资源丰富。(任意答两点得2分)(4)①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2分)45.(6分)(1)①:(1分)地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泰发量。1分唐逢大。(2)④(3)河谷(4)二:千沟万壑,支离破座八年级地理生物综合试题答案0000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生物试题.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