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 B B C B B D A C D D A A C
二、材料解析题(3 小题,共 32 分)
29.(8分)
(1)事迹: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2分)
(2)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1分)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弱。(1分)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分)文件:《南京条约》及其附约;(1分)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30.(14分)
(1)60年代:军事企业;(1分)70年代:民用企业;(1分)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任答2点2分)
(2)戊戌变法或变法维新运动;(1分)结果失败。(1分)
(3)辛亥革命。(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任2点2分。其它言之有理的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4)新文化运动;(1分)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东西方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5)坚持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
道路;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任2点2分。)
31、(10分)
示例:(1)观点:改革、变法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2分)
(2)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 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曾国藩等人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 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提出“自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 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尽管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迈出了中国的近代化的第一步。(6分)
(3)结语: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尽管是清政府的自救改革运动,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发展进步。(2分)2023年秋黄陂区期中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选择题
1——5 CCABB 6——10 DDCCB 11——14 DBAB
非选择题
32.(10分)
(1)(4分) 法律、道德
评分说明:答对一个2分,共4分。
(2)(6分)王某认为在地铁上吃东西、乱扔垃圾是她的自由,她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2分)她的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公民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我们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分)
评分说明:归纳王某的观点(1分),指出观点及行为错误(1分)。原因答出一点(2分),做法答出一点(2分)。
33. (12分)
(1)(4分)电信诈骗侵犯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电信诈骗对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电信诈骗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等等。
评分说明:答对1个给2分,满分4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4分)答案示例:
①密码不说,要钱不汇,短信链接不点,擦亮眼睛防骗局。②个人信息要保密,不明来电须警惕。③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④不要随便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⑤不要轻易相信免费赠品。
评分说明:写出一条2分,满分4分。
(3)(4分) 答案示例:
①出一期防电信诈骗的黑板报 ②开展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 ③编排一个模拟电信诈骗的情景剧 ④观看防电信诈骗的宣传片 ⑤开展防电信诈骗手抄报比赛
评分说明:列举一种形式给2分,满分4分。
34.(10分)
(1)(4分)不违法,不良。
评分说明:每空2分,满分4分。
(2)(6分)
①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适用法律错误。
理由:李某报复他了致人重伤,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或刑法)。
②罚款5000元。
理由:李某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
评分说明:指出错误1分,说明理由2分,满分6分。黄陂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入答 题卡。
1.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一次“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主题班会,下列行为与 活动主题相符合的是
①小林大量传播违背公序良俗的视频 ②小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残疾人让座
③小慧将好友的生活照片发在朋友圈分享④小明在家观看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实况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在家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 老师的关系分别属于
A.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B.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地缘关系、血缘关系
3.风筝在天空中的自由依靠线的束缚而获得,系着它的线一旦断了,风筝很快就会掉落到地面上。这告诉我们
A.规则是获得自由的保障 B.规则和自由是相互矛盾的
C.有了规则就会失去自由 D.真正的自由没有规则约束
4.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规则面前,我们应选择
①严格自律,不断反省自己 ②自觉遵守只符合自己利益的各种规则
③坚定地维护规则,与规则同行 ④别人遵守我就遵守,别人不遵守我也不遵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人们可以通过“政府信箱”反映意见和建议,利用网络平台为社公发展建言献策,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对右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该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B.违反社会规则会破坏社会秩序
C.缺少规则意识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D.任何时候,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7.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一条立法建议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为此,他们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这让同学们倍受鼓舞。这说明
①社会规则都是国家颁布或认可的 ②规则的制定必须要有未成年人的参与
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④我们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期,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段话告诉我们
A.他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D.有了自尊,就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9. “初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学会
A.换位思考 B.谦让 C.真诚、礼貌 D.理解、宽容
10.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家园活动 亲社会行为
② 在网络上谩骂他人 体现公民言论自由
③ 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④ 考试时向同学传递答案 维护同学之间的友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下面是市民小刚的一个违法案例,根据图示推断,小刚最有可能违反的法律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劳动法 C.国家赔偿法D.民法典
12.张某因走私穿山甲被处以有期徒刑三年, 李某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处以罚款5000 元,他们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民事法规、行政法规B.刑事法规、行政法规
C.行政法规、刑事法规D.行政法规、民事法规
13.《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②口蜜腹剑,信口雌黄
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④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依据下列图表史的事例及处理情况,简评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主要意义在于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1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令,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寂探之后 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年侵华战争
17.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
C英国在中国大量兴办工厂 D.清政府赔偿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
18.太平天国运动“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主要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A.原因 B.过程 C.影响 D.条件
19.下列史实能说明西方列强的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的是
A.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0. 1874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 要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21. 1895年,张之洞在一份奏折中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 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可见张之洞主张
A.培养翻译人才 B.兴办军工企业 C.创办民用企业 D.发展学校教育
22.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 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 10215. 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23.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 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 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 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5. 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6.《孙中山自述》中写道:八国联军之破北京,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国势危急, 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据此可知,“革命风潮自此萌芽”是由于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革命思想的传播C.孙文的革命活动 D.革命团体的成立
27. “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28.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非选择题(本6小题,共64分)
2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 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至 7000人,出动战舰20般,“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 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英国殖民者的信函
(1)材料一的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林则徐的事迹。请根据图中内容 及所学知识简单介绍一下林则徐的主要事迹。(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1分)你认为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1分)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 “条件”写在什么条约里?(1分)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 是什么?(2分)
30.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 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 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 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 分)洋务派的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2分)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 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1分)其结果如何?(1分)
材料三: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 纳入反清革命,剪辫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辨子者有20多万人,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北京2月 12电:“……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今天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革命?(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贡献。(2分)
【思想解放】
材料四: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 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4)根据材料四,判断材料所述的是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1分)?材料四反映的这场运动对东西方文化采取了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态度,你觉得 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2分)
【新的征程】
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 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有什么认识?(2分)
31.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相关的观点,并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所提炼的观点加以论述。(10分)
要求:观点鲜明,选择1-2个史实加以论证,并根据论证得出结论。语言简洁,字数 100字左右。
32.【遵守社会规则 弘扬正能量】(10分)
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并乱扔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声称这是她的自由。 这种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 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6分)
33.【防止电信诈骗 学会自我保护】(12分)
材料一:10月24日某省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自6月8日开展打击治理电 信诈骗犯罪"百日行动”以来,该省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 6万起、抓获嫌疑人 3. 7万名。
材料二:泰安市岱岳区一位全职妈妈于某从小区楼上跳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于某被人引导刷单、下载涉诈APP,家庭积蓄被骗并欠下巨额借款无力偿还,无奈之下选择轻生。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4分)
(2)材料二中于某的遭遇令人痛心,也表明防止电信诈骗的紧迫性。请在下面的防诈小妙招中写两条。(4分)
(3)班级准备开展一次防电信诈骗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4分)
34.【以案说法增强法治观念】(10分)
案例一:八年级某校学生胡小菲,经常违反校级班规,多次参与敲诈勒索。10月25日她纠集并指使低年级学生,在公共厕所殴打他人,并录打骂他人的视频,参与人数众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受害学生家长报警后,参与校园霸凌的相关学生被带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1)根据胡小菲同学的所作所为,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以下劝导语补充完整。(4分)
① ②
案例二:李某因为上班玩游戏,被公司经理张某发现,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开除了李某。他怀恨在心,趁着王某下班、人流量比较大时候,用砖头将张某的头部砸成重伤,被警方抓获归案。
某校八年级(1)班在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对上面的案例展开了探究活动。下面是小聪同学针对上述案例写的一份模拟判决书(摘录)。
(2)上述判决书的内容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6分)

理由:

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