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生物学试题卷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本大题共20个小题,1 10题为地理试题,11 20题为生物学试题。“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拜,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 2023年8月28日2023年版中国标准地图正式发布。读图完成1 2小题。1.2023年版地图图幅范围:东边绘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西边绘出喷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边绘出黑龙江最北江段,南边绘出曾母暗沙以南,这主要反映我国A.海岸线曲折 B.岛屿众多 C.疆域辽阔 D>邻国众多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反映了我国A.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大 B.东西相距远,时间差异大C.位于低纬度,终年炎热 D.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某中学语文老师、地理老师围绕黄河的特征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老师提供了“黄河诗文”时间轴,地理老师提供了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据此完成3 4小题。3.语文老师提供不同朝代的诗文反映了黄河的共同水文特征是A.流速快 B.结冰期长 C.流量大 D.含沙量大4.读潼关水文站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2021年比以前A.年径流量减少 B.流域水土流失减轻C.沿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 D.年输沙量增加“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红叶将秋天装扮的更加瑰丽多彩。红叶的色素是花青素, 而花青素的变化与水分、温度、光照的变化有关。下图为我国部分能观赏到红叶的地区。读图完成5 6小题。5.下列地形区完全不在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的是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6.红叶的色素是花青素,而花青素的变化与水分、温度、光照的变化有关,你认为下列 哪种天气更容易观赏到红叶A.温度下降快,多阴雨天气 B.温度下降快,多晴朗天气C.温度下降慢,多晴朗天气 D.温度下降慢,多阴雨天气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了 “城乡倒置”的现象,农村老龄化现象更明显。根据 所学知识完成7 8小题。7.人口 “老龄化”出现了 “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空气质量好,农村人寿命长 B农村生态环境好,大量的城市老人迁入农村C.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迁入城市 D.城市的死亡率高于农村8.下列不属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是A.农村大量土地资源闲置 B.农村老年人生活孤单C.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D.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我国有7个城市榜上有名,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最多。开展国家湿地城市认证是全球加强城 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据此完成9 10小题。9.从图中可知我国的“国际湿地城市”主要分布在A.第一级阶梯 B.东南沿海 C.热带地区 D.湿润半湿润地区10.城市湿地的主要作用有①防风固沙②涵养水源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增加城市面积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D. ①②③11.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在陆地上的主要运动形式分别是A.爬行、游泳 B.飞行、奔跑 C.游泳、攀援 D.爬行、跳跃12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法抽取红骨髓,作为诊断某些血液疾病的依据。这是因为A.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B.骨髓内密布毛细血管C.骨髓是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血液内的病菌易进入骨髓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了小黄莺争取栖息地、家燕衔泥筑巢的行 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与上述行为属于同一类的是A.海豚跳圈 B.孔雀开屏 C.猴子骑车 D.鹦鹉学舌14.右下图阴影部分代表的共同特征是A.进行泡子生殖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能产生抗生素 D.遗传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核中15.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 势,容易发生骨骼变形,原因是A.骨的弹性小,易骨折 B.骨内无机盐含量很少C.骨内的有机物含量超过2/3 D.骨的弹性大,硬度小16. “寒风剌骨”主要刺激了骨结构中的A.骨膜 B.成骨细胞 C.骨密质D.骨松质17. 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最高等的动物是甲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绕道取食的这种行为是可以消失的18.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19. 2023年,科学家从永久冻土中分离出了几万年前的生物标本,它们没有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它们可以侵入宿主细胞进行繁殖。以下生物在结构上与上述生物样本最相似的是A.破伤风杆菌B.乳酸菌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根瘤菌2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目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是A.易地保护B.禁止猎杀C.加强宜传教育D.建立自然保护区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10个小题,21 24为地理测试题,计30分;25 30题为生物测试题,计30分。21. 2023年暑期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的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三条路线(a、b、c)中,穿过三级阶梯的是 ▲ (填代号),暑假期间 ▲ 条路线全程降水相对较多。(2分)(2)①②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 地:①②③三地气候夏季的共同特点 是 ▲ 。 (2分)(3)如果夏季想去避暑,应该选择①②③④中的 ▲ 地,其气温低是因为 ▲ 。(2分)(4)沿着b线去新疆,同学们感受了沿线的自然环境变化,请你在气候、河流、地形 中任选一个要素描述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 。(2分)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材料二:读汉江流域图和丹江口气候统计图。(1)读图可知汉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是 ▲ 山脉,该山脉还有哪些自然界线意义 ▲ (任答两点得全分)。(2分)(2)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 ▲ 附近注入长江,丹江口水库处于湖北省与 ▲ 省的交界处。(2分)(3)汉江 ▲ 季节水量大,理由是 ▲ 。(2分)(4)汉江有无结冰期 ▲ ,理由是 ▲ 。 (2分)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左图显示的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和夏季风分布图。材料二:右图显示的是我国四个城市气候资料。(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风为 ▲ (填风向),受其影响我 国降水的空间特征为 ▲ (2分)(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为 ▲ 。(1分)(3)在四城市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大的城市为 ▲ ,这反映了该 城降水的特征为 ▲ 。 (2分)(4)从四城市1月和7月气温曲线图分析我国夏季气温特点为 ▲ . (1分)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既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 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壮阔。材料二:读新疆地形概况图。(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的典型特征,天山位居新疆中部,天山以北为 ▲ 盆 地,以南为 ▲ 。 (2分)(2)“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荒漠壮阔景观的真实写照,要能观测到该现象必须多 ▲ 天气,这种天气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2分)(3)图中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该河的最主要补给方式为 ▲ (2分)(4)“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卷主要出现在天山的 ▲ (填方位),出现 的原因是 ▲ 。(2分)25.(5分)动物是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常客,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虾》 寓意淡泊明志;《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无限遐想;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样如意;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着和平温馨;深圳的《拓荒牛》展示着坚韧不拔。 (1)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蛙声十里出山泉一雄蛙鸣叫属于 ▲ 行为。(2)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其运动方式是 ▲ ;绝大多数鱼的身体呈 ▲ ,有利于减小运动时水对其产生的阻力。(3)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都是生来就有的,这是由动物体内的 ▲ 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4)上述动物中,学习行为最复杂的动物是 ▲26.(5分)人体各种动作的完成需要一定的结构,观察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外有⑤ ▲ 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而且① ▲ 和③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关节十分牢固。(2)关节具有灵活性的原因是:② ▲ 中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而且①③接触①上的 ▲ 既光滑又有弹性,所以关节十分灵活。(3)图2表示人体各种动作完成的过程,其中A过程主要依靠 ▲ 系统参与调节。27.(4分)《狮子王》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片,片中有一段主人公小狮子辛巴和它父亲的对白,请根据对白回答问题: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凡事随心所欲。父亲:你错了,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 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辛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父亲:是呀!我来给你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 以在这个生物圈里面各个生命之间是有关联的。(1)辛巴和父亲在草原上的“价值”是 ▲ 。①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2)根据对话信息,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 。如果狮子的数量减少,羚羊的数量会 ▲ ,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3)辛巴的父亲所说的: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这句话是否科学?请解释说明。28.(5分)县一中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正如期进行中……运动场比赛项目多样,有100m跑、 抛实心球、立定跳远等。(1)无论是100m跑、抛实心球、立定跳远,每个项目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骨、 ▲ 和 ▲ 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这三者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抛实心球时,整个 过程需要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 ▲ 的氧化分解。(2)在100m跑时,运动员们会屈肘、摆动双臂来协助运动,仔细读图回答问题:①图1中A、B表示一块肌肉两端的肌腱,则B应该连在 ▲ (选填“1 ”或“2”)上。②运动员屈肘时,图2中的②处于 ▲ 状态。29.(5分)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小丽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发面,制作馒头。他的实践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实践目的】利用水果表面的天然酵母菌制作水果味馒头。【菌种选择】将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 因为葡萄组 ▲ ,我选择用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馒头制作】和面时要用温水,若用开水,会使酵母菌 ▲ ,影响后续发面过程。我尝试在23℃、28℃和33℃条件下发面,由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致使面团膨大至原来的1.4、1.7和1.8倍。经过蒸制过程,馒头制作完成。【品鉴反思】邀请同学们品尝我的劳动成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结合面团膨大情况和评价结果,我认为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0C,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一条理由: ▲ 。除了温度外,在原料或制作步骤方面可能会影响馒头品质的因素还有 ▲ ,我将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究。30.(6分)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①称取等 量白莱4份;②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③加入浓度分别为0、0.3%、 0.6%、0.9%的食醋;④每天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添加不同浓度食醋的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图(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主要是没有(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 。(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 。(4)据图中数据分析,当食醋浓度为 ▲ 时,抑制作用最强。(5)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泡菜的建议 ▲ 。202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B C B C D D B综合题:(共30分)21.(1)a;c。 (2)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④;海拔高。(4)气候:我国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小;西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植被:东部为亚热带长绿阔叶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西部为荒漠,植被稀少,生物种类稀少。河流:东部为外流河,河湖众多,水量大;西部多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小。东部多为平原,地形平坦;西部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1)秦岭;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等。武汉;河南。夏季;汉江的水主要来自于降水,汉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无;汉江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1)东南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或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秦岭淮河一线。 (3)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或降水集中。(4)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24.(1)准噶尔;塔里木。 (2)晴朗;距海远。(3)塔里木河;高山冰雪融水。(4)北部;来自于大西洋的水汽,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1.D 12.A 13.B 14.B 15.D 16.A 17.A 18.C 19.C 20.D(1) 繁殖(求偶) (2)游泳 纺锤形(3)遗传物质 (4)牛26. (1) 关节囊 关节头(2) 关节腔 关节软骨(3) 神经27. (1) ①②(2) 草→羚羊→狮子 先增加后减少(先上升后下降)(3) 不科学。因狮子死后不会直接变成草,而是被分解者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吸收利用(合理即可计分 )28. (1) 骨连结 骨胳肌 有机物(2) ① 2 ② 收缩29. 【菌种选择】分解葡萄糖的能力更强【馒头制作】被高温杀死 二氧化碳【品鉴反思】在此温度下馒头的松软度、风味、外观是最好的酵母菌的数量(合理均可计分 )30.(1) 乳酸菌 成形的细胞核(2) 作对照(3) 先上升后下降(4) 0.6%(5)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秋八年级地生期中参考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