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测试(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测试(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看一本80页的书,前6天看了60页,剩下的要4天看完,可按方案( )安排.
A.每天看10页 B.平均每天看5页 C.第七天看10页,其余三天每天看3页
2.育英小学5位四年级老师带180名学生外出春游,乘坐45人一辆的大客车,要保证每人有座位,需要( )辆这样的车.
A.4 B.5 C.6
3.某网点办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第一天办出30张(如下图所示),那么第二天办出的大约比第一天多( )张.
A.30 B.90 C.60
4.彤彤和三个好朋友一起去动物玩,她们从猴岛去距离它400米处的狮子园,只租到了一辆双人自行车,大家轮流骑,轮流步行,她们到狮子园时,平均每人步行( )米。
A.100 B.200 C.400 D.800
5.星光小学同学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采集28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共采集60千克。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采集了( )千克树种。
A.292 B.88 C.172 D.208
6.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去植树,每班都去了2个小组。把72个水桶分给这些小组,平均每组分到多少个?下面想法错误的是( )。
A.根据“3个班”和“每班去了2个小组”可以算出一共去了多少小组。
B.根据“把72个水桶分给这些小组”和“每班去了2个小组”可以算出平均每组分到多少个水桶。
C.根据“3个班”和“72个水桶”可以算出每班分到多少个水桶。
二、填空题
7.小勇用27、小英用36分别去乘同一个数,小英算得对,结果是720,小勇算错了,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00,小勇算出的结果是( )。
8.一筐苹果需要2人一起抬。兄弟三人要把一筐苹果从果园抬回家,平均每人抬了200米,果园离家( )米。
9.神舟十三号飞船共有3名宇航员,每次在舱外工作需要2人同时出舱,3名宇航员在整个太空期间出舱3次(出舱工作时间按18小时算),平均每人出舱工作( )小时。
10.同学们表演团体操,若每排站12人,正好能站6排,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 )排。
11.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一杯水重( )克,一个空瓶重( )克。
12.一种魔方原来每个20元,现在价钱降为原来的一半,原来买13个这种魔方的钱现在可以买( )个。
13.甲、乙两桶水共重10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15千克水给乙桶,那么此时甲桶水的质量是乙桶水的3倍。原来乙桶有水( )千克。
14.一天,水库管理员从18:00开始每两小时记录水位如下表:
日期 时间 18:00 20:00 22:00 0:00 2:00 4:00
水位/厘米 185 179 173 167 161 155 149
从表中知道,该水库平均每小时下降( )厘米,照这样计算,从6:00起,下降到正常水位131厘米还要( )小时。
三、解答题
15.洋洋水果店有25箱苹果,6箱香蕉和15箱桃子。每箱苹果10千克,每箱香蕉8千克,每箱桃子12千克。
(1)香蕉和桃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16.有一个水龙头漏水了,每4分钟流失的水约100毫升。照这样计算,48分钟流失的水约多少毫升?
17.赵经理买了15个保温杯共375元,18个玻璃杯共198元。整理信息填入下表,再解答。
保温杯 ( )个 ( )元
玻璃杯 ( )个 ( )元
(1)照这样计算,买23个保温杯要用多少元?
(2)一个保温杯比一个玻璃杯贵多少钱?
18.6本同样的书摞在一起高120毫米。18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多少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高480毫米?(先用下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 )本 ( )毫米
( )本 ( )毫米
( )本 ( )毫米
19.在学校举行的“爱心传边疆”活动中,三年级捐了87本书,四年级捐的本数比三年级捐的2倍少15本。(先提出一个两步及以上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解答)
问题:
20.果园里有苹果树45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多12棵,杏树的棵数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棵数的2倍,果园里的杏树有多少棵?
21.学生分组采集树叶标本,第一小组20人,每人采集15片;第二小组18人,每人采集19片;第三小组17人,每人采集20片。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采集多少片树叶标本?(根据问题列表整理信息再列式解答)
参考答案:
1.B
【详解】略
2.B
【详解】略
3.C
【详解】解:30×2=60(张) 故选C.
【点睛】根据线段图,可把第一天办出的借车卡看作1份,第二天比第一天大约多出2份,又知第一天办出30张,那么第二天办出的大约比第一天多30×2.
4.B
【分析】用400乘2等于4人一共步行走的路程和,再除以4即等于平均每人步行的路程。
【详解】400×2÷4
=800÷4
=20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4个人,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说明总有2个人在走路,也就是2个400米是4个人共同走完的。
5.C
【分析】先用平均每个班的采集量×班级数,求出三年级4个班共采集多少千克,再加上四年级3个班的采集量,就可以求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4×28+60
=112+60
=172(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三年级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6.B
【分析】(1)用班级数乘每班小组数,可以求出小组总数。
(2)用水桶总个数除以小组总数,可以求出平均每组分到水桶个数。
(3)用水桶总个数除以班级数,可以求出平均每班分到水桶个数。
【详解】A.根据“3个班”和“每班去了2个小组”可以算出一共去了多少小组,列式为3×2=6(小组);
B.根据“把72个水桶分给这些小组”和“每班去了2个小组”以及“3个班”可以算出平均每组分到多少个水桶,列式为72÷3÷2=12(个);
C.根据“3个班”和“72个水桶”可以算出每班分到多少个水桶,列式为72÷3=2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要求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
7.440
【分析】根据题意,用720除以36,求出小勇和小英乘的同一个数,然后再用27乘上这个数求出小勇正确的结果,再减去100即可。
【详解】720÷36×27-100
=20×27-100
=540-100
=440
所以,小勇算出的结果是440。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小英算出的正确结果,求出两人同乘的那一个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8.300
【分析】200乘3等于3人抬的路程和,除以2即等于果园离家的距离。
【详解】200×3÷2
=600÷2
=300(米)
所以,果园离家300米。
【点睛】所有人抬的路程和除以2等于物体搬运的距离。
9.12
【分析】根据题意,用18除以3,求出每次出舱的时间;又因为每次在舱外工作需要2人同时出舱,用每次出舱的时间乘2,求出平均每人出舱工作多少小时。
【详解】18÷3×2
=6×2
=12(小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每次在舱外工作需要2人同时出舱,也就是每个人要出舱2次。
10.8
【分析】每排站12人,正好能站6排,根据乘法的意义,共有(12×6)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每排站的9人,即得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成的排数。
【详解】12×6÷9
=72÷9
=8(排)
【点睛】此题属于简单的“归总”应用题,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总数量,再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部分量。
11. 60 80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5杯水的重量减去2杯水的重量可得3杯水的重量,再用除法即可求得1杯水的重量,再根据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即可求得瓶重。
【详解】(380-200)÷(5-2)
=180÷3
=60(克)
200-60×2
=200-120
=80(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和差倍问题的运用,关键是算出“一杯水的重量=重量差÷杯数差”即可。
12.26
【分析】现在的价钱降为原来的一半,那现在的价钱=原价÷2。先用乘法求出原来买13个魔方需要多少钱,再除以现在每个魔方的价钱,就可以求出现在能买几个魔方。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现在每个魔方的价钱是:20÷2=10(元)
20×13÷10
=260÷10
=26(个)
【点睛】因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一半,即原来买一个魔方的钱现在可以买2个,相同的钱现在买到的魔方个数是原来的2倍。
13.10
【分析】从甲桶倒出15千克水给乙桶后,甲桶水的质量是乙桶的3倍,即:甲桶=3×乙桶,再根据甲、乙两桶水共重100千克,即:甲桶+乙桶=3×乙桶+乙桶=100,据此求出倒给水后乙桶的重量,再减去倒给乙桶的水,就可以求出原来乙桶水的重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倒给乙桶水后的乙桶重量是:
100÷(3+1)
=100÷4
=25(千克)
原来乙桶水的重量是:25-15=1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倍问题,关键是明确甲、乙桶倒水前后的数量关系。
14. 3 4
【分析】观察表格可知,
18时到20时水位下降:179-173=6(厘米);
20时到22时水位下降:173-167=6(厘米);
22时到0时水位下降:167-161=6(厘米);
0时到2时水位下降:161-155=6(厘米);
2时到4时水位下降:155-149=6(厘米);
即水位每两个小时下降6厘米,进而求出每个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先求出从6时的水位,及从6时降到正常水位需要降多少厘米,再除以每个小时水位的下降高度,就可以求出需要多长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水位每两个小时下降6厘米,平均每小时下降:6÷2=3(厘米);
6时的水位是:149-6=143(厘米)
(143-131)÷3
=12÷3
=4(小时)
即:从6:00起,下降到正常水位131厘米还要4小时。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出6时的水位高度。
15.(1)228千克;(2)苹果比香蕉多多少千克?202千克
【分析】(1)每箱香蕉的重量乘香蕉的箱数等于香蕉的总重量,每箱桃子的重量乘桃子的箱数等于桃子的总重量,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2)根据题目的条件提出合理问题,并解答。
【详解】(1)8×6+12×15
=48+180
=228(千克)
答:香蕉和桃子一共有228千克。
(2)苹果比香蕉多多少千克?
10×25-8×6
=250-48
=202(千克)
答:苹果比香蕉多202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1200毫升
【分析】100除以4等于每分钟流失的水的毫升数,再乘48,即等于48分钟流失的水的毫升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0÷4×48
=25×48
=1200(毫升)
答:48分钟流失的水约1200毫升。
【点睛】先计算出每分钟流失的水的毫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表见详解;(1)575元;(2)14元
【分析】把保温杯和玻璃杯的个数及价钱分别填入表中相应栏中。
(1)375除以15等于保温杯的单价,再乘23即等于买23个保温杯的价钱。
(2)单价=总价÷数量,把数据代入分别计算出保温杯和玻璃杯的单价,然后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
保温杯 (15)个 (375)元
玻璃杯 (18)个 (198)元
(1)375÷15×23
=25×23
=575(元)
答:买23个保温杯要用575元。
(2)375÷15-198÷18
=25-11
=14(元)
答:一个保温杯比一个玻璃杯贵14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表格见详解
360毫米;24本
【分析】6本同样的书摞在一起高120毫米,用120除以6可以算出一本书高(120÷6)毫米,用一本书的高度乘18可以算出18本同样的书摞在一起高度;用480毫米除以一本书的高度即可算出多少本书高480毫米。
【详解】
( 6 )本 ( 120 )毫米
( 18 )本 ( ? )毫米
( ? )本 ( 480 )毫米
120÷6=20(毫米)
20×18=360(毫米)
480÷12=24(本)
答:18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高360毫米;24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高480毫米。
【点睛】列表整理已知条件,能使题目一目了然,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
19.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246本
【分析】问题: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用87乘2的积减去15,求出四年级捐的本数,再加上87,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详解】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87×2-15+87
=174-15+87
=159+87
=246(本)
答:三、四年级一共捐了246本书。(答案不唯一)
【点睛】解决本题先找清楚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再看用已知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解答。
20.204棵
【分析】因为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多12棵,45加12即可求出梨树的棵数,再把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相加求出两种树的总棵数,因为杏树是这两树总棵数的2倍,所以给前面所得和乘2即可求出杏树的棵数。
【详解】45+12+45
=57+45
=102(棵)
102×2=204(棵)
答:果园里的杏树有204棵。
【点睛】先求出梨树的棵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杏树棵数=梨树与苹果树总棵数×2,据此来解答。
21.682片
【分析】先用表格把每个小组的人数、每人采集数量和合计数表示出来,注意每个小组每人采集树叶的片数乘该小组的人数等于该小组采集叶片的合计数;第二小组每人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乘第二小组的人数等于第二小组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第三小组每人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乘第三小组的人数等于第三小组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然后把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小组人数/人 20 18 17
每人采集片数/片 15 19 20
合计/片 300 342 340
18×19+17×20
=342+340
=682(片)
答: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采集682片树叶标本。
【点睛】先计算出第二和第三小组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