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柳永望海潮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一单元初步导入逸闻: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相关知识。2.诵读文本,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3.通过阅读文本,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肆知人论世诵读感悟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壹贰叁壹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婉约派代表人物。为人放荡不羁,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善书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等。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在词史中柳永的贡献:长调(慢词)的创作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不过十多首。柳永一人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使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齐头并进。小令由于篇幅(二三十字至五六十字)短小,只适宜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慢词(八九十字至一二百字)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的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知人论世(二)写作背景《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得到他人的引荐。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从家乡前往开封应试,途经杭州,得知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但因身份悬殊,他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望海潮》这首词。知人论世(三) 题解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原创,取意钱塘观潮。贰诵读感悟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诵读感悟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诵读感悟梳理脉络本词分为上下两阕,共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杭州美丽和繁华。第二部分: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诵读感悟梳理脉络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地理位置重要—— 社会条件优越——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吴都会东南形胜繁 华总写分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诵读感悟梳理脉络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下 片西湖湖山之美重湖 桂子 荷花百姓生活愉悦羌管 菱歌 嬉嬉长官生活休闲千骑 乘醉 吟赏祝愿官员: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桂子和荷花是代表西湖的两种典型意象。“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荷花种植范围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结合上句“重湖叠巘清嘉”,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此一大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这两句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因而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陈振孙在《直斋录解题》中评这首词“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词人是采用了怎么样的手法,使这首词达到了这种效果的?词人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作品选取典型、最具有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叁深入探究1.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点染手法。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这首词运用铺叙、点面结合的手法着力描写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种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另一方面歌颂了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赏析本词中你认为”美“的词句,并进行散文化扩写为100字的小短文。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感谢观看《望海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