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3、科学地看待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教学重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教学难点】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科学地看待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知识链接】(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2、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_________,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形成各种_________。3、功能区特点:(1)之间无___________________;(2)内部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4、住宅区(1)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___。(2)出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分化。5、商业区(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为 状分布。(2)CBD 多分布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6、工业区工业布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其他功能区如: ,多分布在大城市。(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什么是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三种模式:(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主预习】1、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区与城市形态的区别: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会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等;城市形态是指整个城市的外部形态。其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布组合 外部形态城市功能区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形态城市形态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市 兰州市、洛阳西宁、宜昌 延安市类型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 放射式影响因素 位于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受山丘、河流或交通线的分割 沿着河流、山谷或交通线向两头延伸 位于多条河流或交通线的交汇处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完善的服务设施,便于行政管理,节省建设投资 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 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 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缺点 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产和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利于扩建 用地比较分散,联系不方便,市政工程设施投资相对要高 集中于两个方向,两头运距很长,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较大 集中于三个方向,三投运距很长,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较大。2、CBD的特点:(1).城市经济最繁忙的地区(2).建筑物高大密集(3).昼夜人口数量差别大(4).内部存在明显分区【自学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完成1~3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2.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A.a B.b C.c D.d3.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未来“田园城市”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5.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6.关于该城市市内地租立体分布及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沿交通线向两侧地租逐渐下降B.在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中心C.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D.在公路干线两侧一般布局住宅区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B.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8.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9.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的先后转变,请问其转变的关键与下列哪些因素最有关系( )①大量人口涌入市中心 ②重要交通干线兴起及交会 ③市中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④电信事业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 C. 3~5千米处 D.6~7千米处11.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12~13题。12.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C.②是高级住宅区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二、综合题(共24分)14.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方面。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http: / / www.21cnjy.com )(1)甲图中,a、b、c所表示的不同功能活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6分)(3)若要在乙图①②③④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1分)15.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X、Y、Z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2分)(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6分)【预习疑问】【课堂探究】1、读教材18页图2.1,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2、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在布局上有什么差异,各有什么特点?3、阅读教材24页课文,完成活动内容①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如何布局?②有污染的工厂如何布局?【总结反思】【学习目标】1.说出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标准,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不同服务功能。2.举例说明城市的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的基本条件。3.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分析,理解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形成、分布、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形成、分布、发展的影响【知识链接】(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1)划分依据:通常是以城市 来划分的。(2)等级:我国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 、 、 、 等。2.城市服务范围:(1)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 和广大的 地区。(2)特点:城市范围 , 也不明确。(3)城市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1)城市等级体系是指 。(2)德国 特别发达,并分散在全国(3)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 。(4)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 的城市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2.荷兰圩田地区的农业和居民点迅速发展的原因?【自主预习】一、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科技),判断以下案例属于哪一种?(1)我国有67%的城市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2)我国青藏高原区和以北地区城市密度、规模均小于东部沿海地区。(3)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其上游的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4)石家庄市原来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庄,后来由于京汉铁路的修建和石德、石太铁路在这里相交,使得石家庄市获得快速的发展,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属于特大城市,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5)我国的攀枝花、大庆等城市在建国以后从无到有。(6)美国首都华盛顿建成于独立战争以后的1799年。(7)三国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三国交界,是当时最重要的军事重镇。(8)梵蒂冈城是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城中之国”,是世界天主教的宗教中心。(9)美国的“硅谷”作为世界微电子工业的中心得益于二战以后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10)我国城市桂林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二、门槛人口和中心地1.我们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商品服务的等级与门槛人口多少成正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盈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 城市和乡村两大聚落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别与规模主要取决于它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 中心地是指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像商品一样也具有等级之分。中心地等级与数量成反比。4.高级中心地的职能比低级中心地的职能多。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包括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自学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如图中R1、R2、R3三个圆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且R11.与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A.R1—地级市,R2—县城,R3—集镇B.R1—扬州,R2—南京,R3—上海C.R1—省城,R2—县城,R3—乡镇D.R1—北京,R2—上海,R3—重庆2.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R1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B.R2比R1提供的职能种类少C.R3的城市级别最高D.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文化设施的分级与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以学校为例,中学属于城市级和居住区级项目,其服务半径可控制在1 000米之内。小学属于综合小区级项目,相邻社区的学生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宜,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1~4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文化设施,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A.1—幼儿园,2—中学,3—小学,4—专科医院B.1—幼儿园,2—小学,3—中学,4—专科医院C.1—幼儿园,2—小学,3—专科医院,4—中学D.1—专科医院,2—幼儿园,3—小学,4—中学4.文化设施的布局不受服务半径影响的是( )A.博物馆 B.影院 C.网上学校 D.体育馆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下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5~6题。5.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6.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7~9题。7.根据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下列各点适宜布局书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销售商品的等级低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9.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C.书店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服务范围大 D.书店等级高、数量多,书亭等级低、数量少读下图,完成10~1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0.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2.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E城市将会发展成与G同等级的城市B.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G城市的服务范围将缩小C.随着城市的发展,G城市的服务功能会减少D.不论怎样发展,特大城市数目比中小城市少13.若在A处还有一座城市,则其规模最可能是(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特大城市二、综合题(共24分)14.下图A、B分别是濒临海洋的两个港口。它们都能从外地运来当地稀缺的商品进行销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6分)说法 正误①A、B基本上是相同等级的中心地②A、B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它们的服务范围不会重叠③在甲图中,A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延伸方向是矿场,B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延伸方向是农场④在甲图中,A、B两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⑤在乙图中,通常情况下A中心地服务人口大于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⑥在乙图中,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肯定不包括A中心地的居民。同样,A中心地的服务人口不包括B中心地的居民(2)试分析甲图中矿场和农场的聚落发展比A、B缓慢且规模小的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原矿场和农场的发展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A、B两中心地的规模和等级,试分析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学校学生就“农村居民到哪里去购买衣服”为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他们发现农民买衣服主要去三个城镇,并把调查到的资料画在地图上了,如下图(图中线条表示消费者的居住地、黑圆点表示卖衣服的地点)。(10分)(1)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画出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6分)(2)根据现有的资料判断,三个城镇中________规模可能较大。某银行要在三个城镇中设立一个支行,你认为最有可能选择________地。(2分)(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限制C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疑问】【课堂探究】1、阅读教材25页完成活动内容,并填写下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判别城市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质量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彼此距离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2、阅读教材26页案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2:了解上海市上城市等级的变化过程,说明上海市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 ?(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经济等方面)3、读教材28页图2.13思考并完成读图思考。【总结反思】【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解释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知识链接】(一)什么是城市化概念:人口向__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_______、乡村变为_____的过程,就是城市化推力因素主要来自_________城 城市化的动力市 拉力因素主要来自__________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比重来表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意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__________的变化,还带来了______方式、义 ________方式、__________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作为一种 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以后2、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_____”形曲线3、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______、发展较________世界城市 中期加速阶段:_______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化进程阶 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____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____段 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 ,大城市人口(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________日益扩大,______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生物圈:影响生物,使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产生 不利 土地资源:工业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____影响 影响 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表 水圈:城市设施使 、 、 、 产生再分配现 大气圈:城市工业废气影响和改变城市气候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城市环境问题:________污染、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一种良性循环。【自学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分析下表,回答1~2题。地区 城市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 地区人口总数(万人)甲 35 65 100乙 65 35 100丙 80 20 100丁 90 10 100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3.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读甲、乙两图,完成4~5题。4.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5.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A.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下图完成6~7题。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 B.②时期 C.③时期 D.④时期7.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9.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如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回答10~11题。10.该图所示的含义是( )A.大城市小型化 B.郊区城市化C.集中城市职能 D.城市乡镇化11.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12.城市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城市建设导致当地( http: / / www.21cnjy.com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13~14题。13.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14.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二、综合题(共22分)1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省区市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人均GDP(美元/人) 7 330 6 410 5 340 3 630 2 830 2 100 2 020 3 710 1 890 2 590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___ _,它是衡量___ _的标志。(2分)(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4分)(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2分)16.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1800年 1850年 1890年 1920年英国 21 39 62 65美国 4 12 35 51材料二: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9.68%。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1)根据材料一,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两国城市化各自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哪里?(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6分)【预习疑问】【课堂探究】一、读教材31页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读教材32页图2.18分析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分别是什么?三、1、读教材34—35页案例4,完成教材35页表格。2、完成教材37页和38页活动题。【总结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doc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doc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