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过程。
2、了解伽利略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3、能准确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该定律揭示的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
4、能通实例说明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用手推车车就走,不再用手推,车子就停下。
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有力即动,无力则停!
力难道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000多年前,古希腊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生活中,我们骑着自行车出去游玩,当我们不再蹬脚蹬子时,车子并不会马上停下,而是往前走一段路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停止。
1、脚蹬车,车走。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脚不蹬车,车子还会往前走,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3、车子往前走的过程逐渐减速直至停止,是什么原因?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
B
C
D
E
v
θ
伽利略理想光滑斜面实验
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理想实验: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而进行的一种思维过程。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特点: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过思维抽象,把研究的事物理想化,以思维超越现实和科学技术,从而更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继续原来的速度沿直线一直运动下去
力与运动关系历史探究历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意义
1、正确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明确惯性概念
3、指出力的作用效果
惯性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处环境无关!
惯性与惯性定律: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2)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意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的产物,但一切结论经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
2、该定律是普遍规律,适用于一切物体。
3、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在非惯性参考系中不适用
4、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 作用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A
判断以下正误:
(1)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2)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3)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4)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具有惯性。
×
×

×
1、对惯性理解的四大误区:
(1)误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误认为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3)误认为重力越小,惯性越小。
(4)误认为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