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考点16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举措(b)导引P22,考点分析P50梳理知识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始于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开始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统一雅克萨之战维护统一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避暑山庄,怀柔政策与少数民族首领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西藏与中央联系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设台湾府维护统一巩固东南海防清朝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今北京部分地区),1271年建立元朝,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中国元世祖忽必烈铁木真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秦西晋的短暂统一隋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1)政治上:仿效中原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书省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2)边疆治理方面:目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内容: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周围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用: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制度元朝疆域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西藏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明朝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他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他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明代抗倭图》雅克萨之战清朝乾隆 康熙 把主要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台湾(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统一(清)设置伊犁将军—加强管辖(明清)改土归流——加强联系(清)册封班禅、达赖—设置驻藏大臣—加强管辖(明)戚继光、俞大猷抗倭——维护统一(清)康熙雅克萨之战— 维护统一(清)收复台湾—维护统一(清)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清)三征噶尔丹— 维护统一(元)设立宣政院—加强管辖维护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说一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考点拓展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材料一《元史》:“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材料二《西藏志》:“此后内臣驻扎其地,镇抚部落,护持黄教(藏传佛教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册封达赖、班禅元朝:宣政院练一练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个朝代采取哪项措施巩固政权?(1)从地理位置看,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造成了哪些危害?(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初衷是什么?客观效果又是怎样的?对福建沿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反抗清朝。【资料1】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此后,殖民者不仅对占领区人民进行经济掠夺,还骚扰福建沿海,屠杀掠夺人口,拦劫中国商船,严重影响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资料2】就在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这一年,郑成功出生。1646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后被押回北京。年仅23岁的郑成功遂起兵抗清。1661年,在抗清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郑成功决定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3)尝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行为?郑成功收复及建设台湾,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从秦之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占30%。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元朝拓展大一统明清发展大一统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