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 (共40张PPT)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9.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 (共40张PPT)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我的妈妈去哪了?

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6.19.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描述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红纹凤蝶幼虫
红纹凤蝶成虫
很多动物在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这个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大家庭
(100万种以上)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1.比较蝗虫成虫和若虫的差异。
2.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若虫没有翅或发育不完善
受精卵、若虫和成虫
区别:
若虫体形小,没有翅或翅不完善,能够跳跃但不能飞行,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成虫体形大,翅发达能飞行,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若虫
成虫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若虫
受精卵
成虫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像蝗虫这样,变态发育的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蟋蟀
椿象
蜻蜓
豆娘
外骨骼与蜕皮
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体表包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由于外骨骼不能随着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的现象;由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为一龄幼虫,此后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因此可以用“蜕皮次数加一”来计算虫龄。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2)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
(3)不完全变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时期。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一生






1.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大吗?有哪些差异?
2.家蚕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3.比较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
蚕的一生要经历 、 、 、 四个阶段。
成虫
幼虫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期
成虫期
比较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身体柔软有体节,胸腹部有八对足
桑叶为食,有蜕皮,化蛹前吐丝结茧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食,几乎不能飞,交配后雄蛾死亡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像家蚕这样,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时期的方式,叫做完全变态。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想一想
人们抽取蚕丝是在蚕的哪个时期?
人们如果想提高蚕丝的产量应该延长蚕的哪个时期?
蛹期
幼虫期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认识益虫和害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繁育益虫或者控制害虫。


美国白蛾
蜜蜂
菜粉蝶
卵 幼虫 蛹 成虫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蝗虫
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1.蚧壳虫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凤梨、柿树等多种植物的主要害虫。如图为某种蚧壳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蚧壳虫属于节肢动物
B.蚧壳虫能进行有性生殖
C.蚧壳虫与凤梨之间是捕食关系
D.图中雌、雄蚧壳虫的个体发育
不完全相同
C
练一练
2.我国以“繅丝养蚕”著称于世。家蚕吐丝
的阶段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B
3.发育不经过蛹期的昆虫是( )
A.螳螂 B.蜜蜂 C.菜粉蝶 D.家蚕
A
4.读图分析
(1)写出有关名称:
A ,B ;
C ,D ;
(2)由A D发育方式称为:

幼虫

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练一练
青蛙
蝾螈
大鲵
蟾蜍
二、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想一想
下面哪些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成体可水陆两栖
两栖动物:

×
×
×
1.青蛙的生殖过程
鸣叫→求偶
抱对→交配
雄蛙鸣叫
提高受精率
刺激雌蛙排卵
二、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
受精卵
蝌蚪
先长后腿
后长前腿
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2.青蛙的发育过程
蝌蚪
呼吸器官的转变
外鳃

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有显著的变化,因此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幼蛙
内鳃
成蛙
受精卵
二、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幼体(蝌蚪) 成体(蛙)
环境
形态
呼吸
比较蝌蚪和蛙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水中

有尾、无四肢
水、陆地
肺、皮肤
无尾、有四肢
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
1.鸟的繁殖行为复杂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为什么鸟卵能孵出雏鸟?
观察鸡卵的结构
1.观察蛋壳
(1)取一个鸡蛋,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
(2)观察蛋壳的颜色。蛋壳颜色多样有什么意义?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2.鸡卵经过孵化能发育成雏鸡,这个过程要进行呼吸作用。
(1)鸡卵如何获得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氧气通过致密坚硬的壳进入,推测蛋壳上一定有气孔。那么该如何验证呢?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鸡卵的结构
将新鲜的鸡蛋浸没在约40 ℃的水中,可看到蛋壳上有气泡冒出,说明蛋壳上有气孔
3.用镊子后端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破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对照教材P85图19-18,观察卵壳下面的气室和内壳膜。
卵壳
外壳膜
内壳膜
气室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鸡卵的结构
4.扩大蛋壳的破口,使蛋壳内的物质流入培养皿,对照教材P85图19-18观察辨认鸡卵各部分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的小白点)
卵黄
卵白
系带
观察鸡卵的结构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胚盘
5.用镊子先轻轻挤压卵黄,再把卵黄刺破并拔出来,感受卵黄膜的存在。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鸡卵的结构
(1)在雏鸡出壳前,鸡卵的哪些结构对其起保护作用?
(2)在鸡卵的孵化过程中,鸡卵的哪个结构发育为雏鸡?
(3)鸡卵的哪些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哪些结构有助于胚胎获得氧气?
(4)鸟的卵与两栖动物的卵相比,有哪些适于陆地环境的特点?
卵壳、卵壳膜
胚盘
卵黄、卵白
卵壳(气孔)、气室
卵内有丰富的卵黄,卵外有坚固的卵壳起保护作用并防止卵内的水分蒸发
讨 论
系带
卵白
卵黄膜
卵黄
胚盘
2.实验:观察鸟卵的结构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卵壳膜
卵壳
气室
卵白
胚盘
卵黄
系带
卵黄膜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2.实验:观察鸟卵的结构
气室
外壳膜
内壳膜
卵壳
卵黄膜
胚盘
系带
卵黄
卵白
保护卵细胞并防止水分蒸发
气体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胚胎发育部位,发育成雏鸟
固定卵黄,不让卵黄,偏离中央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保护卵细胞,并为卵细胞的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保护作用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2.实验:观察鸟卵的结构
卵细胞
卵黄膜
胚盘
卵黄
想一想
1.是不是所有的鸟卵都可以发育成雏鸟?
不是
只有受精的卵才可以孵出雏鸟
2.是不是所有的鸟卵都有胚盘?

所有的鸟卵都有胚盘,受精的鸟卵的胚盘色浓而大
3.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1.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卵黄和卵白提供了营养物质,卵白还提供了水分
3.气室、气孔提供了氧气
总结: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类:
1.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体外受精
2.变态发育
鸟类:
1.繁殖行为复杂,体内受精
2.鸟卵结构适应陆地生活
1.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
B.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
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2.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B.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C.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D.肺结构简单,常皮肤辅助呼吸
C
B
练一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