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案

资源简介

3.2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民主制度是一个过程,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2、道德修养: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3、法治观念:增强分析判断能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观念;
4、健全人格: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5、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参与民主的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指鼠为鸭》视频
思考: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共同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参与民主生活》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自学目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5分钟:
1. 公民参与的内涵以及要求?
2.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
3. 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4. 如何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5.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三)新课讲授
【一】行使民主权利
展示经过改编后的P37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小鸣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泽,你会怎么做?
(3)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
(4)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5)国家应怎样做才能使公民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
学生思考与教师总结穿插进行,最后总结提升: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 (幻灯片展示)
2.展示关于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的图片,思考:图片体现了哪种途径?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3. 展示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的图片,以及P39探究与分享,师生共同探讨民主选举的相关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和要求。
4.易混易错点突破:选举权与民主选举有何关系?
5.播放“民情恳谈会”视频,思考:(1)视频中提到的“民情恳谈会”属于民主参与的哪种形式?
(2)这种方式地位和作用、范围、方式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主协商的地位、范围和方式。
6.知识拓展:选举民主与民主选举的区别。
7.播放“听证会”视频,思考:(1)请问听证会是民主参与的哪种形式?
(2)政府的决策为什么要让各方面的代表参加?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和制度
8.教师讲授如何区别四种民主决策的制度。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回答。
9.播放视频:民主管理,思考——结合视频,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有何好处?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主管理的地位、意义。
10.播放视频《交警开车违规遭训斥》视频,思考这属于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何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地位、意义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主监督的地位和意义。
11.重点辨析:监督权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区分。
12.名人箴言:展示蔡元培的话。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过渡到第二目)
【二】激发创新活力
展示近年有关公民参与民主的数据,思考:从群众广泛的参与热情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2.P41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如何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P42探究与分享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如何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四)课堂小结:投影展示
(五)巩固提升:投影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