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守门员的眼睛看到球飞过来,通过( )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并作出反应。
A.周围神经 B.脊髓 C.大脑
2.电水壶是运用( )两种方式传热。
A.热辐射、热传导 B.热对流、热传导 C.热辐射、热对流
3.用( )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色光。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4.(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A.计算机编程 B.人工智能 C.计算机软件
5.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会拐弯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6.小鸥一家驾车出发,爸爸提醒小鸥要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保护( )。
A.汽车安全 B.财产安全 C.生命安全
7.大脑表面也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种结构的作用( )。
A.增加大脑皮质表面积 B.让脑的硬度增加 C.使脑看起来美观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
B.液体和气体只能依靠热对流来传递热量
C.金属材料一般都是热的良导体
9.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A.反射 B.折射 C.衍射
10.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 )节气。
A.白露 B.寒露 C.霜降
11.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下列功能中,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
A.打电话 B.浏览新闻 C.人脸识别解锁
12.科学家通过多种途径探究地球内部信息,下列不属于收集有关地球内部信息途径的是( )。
A.研究火山和地震
B.研究地热和温泉
C.研究台风的形成原因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1分)
13. “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 )。透过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 )。
14.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 )处传到温度较( )处。
15.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偏重于管理数学、逻辑、语言等功能;( )偏重于管理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
16.露和霜都是地面附近的( )遇冷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露的温度在( )。
17.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自然光源有( )( ),人造光源有( )、( )。
18.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 )是热的不良导体。
19.热传递有( )、( )和( )这三种方式。烧开水是通过( )方式传播热量的;冬天,明明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20.我们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 )。
21.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常见的自然光源有( )、( )、( )等,常见的人造光源有( )、( )、( )等。
22.热在固体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23.地球的表面包括( )和( )。岩石和土壤构成了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 )( )( )( )丘陵等。
24.热传递有( )、( )、( )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 ),而是( )同时存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25.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
2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加热。( )
27.人工智能完全可以代替人脑。( )
28.智能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9.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手肘,我们能感受到两个笔尖的位置。( )
30.同学们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美丽的七色光。( )
31.冬天的室外,坐到铁椅子上感觉要比坐到木头椅子上冷的多,这是因为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
32.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原理不同,光的三原色指红、绿、蓝。( )
四、连线题(共8分)
33.把下列地形与其主要特点连起来。
山地 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平原 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
丘陵 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4.我们可以怎样用杯子造霜?
35.天空中年年降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呢?
36.请说出四个大脑的基本功能。
37.你知道什么是自然光源、什么是人造光源吗?列举生活中自然光源的例子(至少3例),列举生活中人造光源的例子(至少3例)
自然光源有: 。
人造光源有: 。
六、综合题(共12分)
38.人造雾实验。
实验步骤: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
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 。
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①、②,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 。
请回答问题:
①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 。
②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 。
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A
8.C
9.A
10.A
11.C
12.C
13. 光沿直线传播 颠倒
14. 高 低
15. 左脑 右脑
16. 水蒸气 0℃以上
17. 自然 人造 太阳 萤火虫 电灯 蜡烛
18.空气
19.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热对流 热传导 热辐射
20.反射
21. 太阳 萤火虫 闪电 火把 蜡烛 日光灯
22. 较高 较低 热传导
23. 陆地 海洋 高原 平原 山地 盆地
24. 传导 对流 辐射 独立存在 两种或三种
25.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①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③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
35.因为地球上的水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36.控制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创作功能等。
37. 太阳、萤火虫、发光鱼 台灯、蜡烛、激光笔
38. 小水滴 小水滴消失 水蒸气 固体微粒 凝结 云 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