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本框教材内容分析】第一框主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这三个方面出发,阐释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包括三目。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主要阐述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阐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第三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主要阐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这一基本原理。这三目从自然界的物质性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再到意识来源于物质,逐层展开,论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引导学生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的角度论证世界的物质性,学会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坚定唯物主义信念。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指导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定义和唯一特性;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教学难点:物质的定义和唯一特性;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镜头一:上帝创世说《圣经》中说,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思考: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宇宙、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自主学习1.自然界是如何形成的?本质是什么?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3.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本质是什么?4.人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什么 镜头二: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46亿年前,地球形成,由星际尘埃聚集、坍缩而成;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最原始的生命,由原始海洋中的有机大分子聚合而成;700万年前,古猿进化成人类。播放视频:①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思考: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形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镜头三: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展示图文: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德谟克里特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思考: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教师提示:受当时社会实践水平、认识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各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这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于初级的阶段。教师过渡: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教师答案提示与过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是——物质性(客观实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小贴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有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是否喜欢、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镜头四:人类社会的形成播放视频:②人类进化史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存年代为2300万至1000万年前现代类人猿展示图文: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思考:从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教师提示(得出结论):可以说,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的产生人类社会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小贴士:思考: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构成要素是客观物质的吗?教师提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知识拓展:生产方式思考:人们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吗?镜头五:“大跃进”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展示图文:“大跃进”是1958年-1960年间全国开展的社会生产运动,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思考:人们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吗?教师提示:不能镜头六:“大锅饭”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展示图文:1958年,河北省怀来县,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1958年8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凤凰乡10个农业社成立凤凰人民公社。1958年8月26日,湘阴县洞庭围人民公社成立,随后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人民公社一哄而起,将3368个高级社改组成76个人民公社,撤销乡镇建制,实行工、农、商、学、兵一体,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取消按劳分配,劳动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人民公社内部搞一平二调(一平二调是“平均主义”、“无偿调拨”的简称。)、平均主义、刮共产风。1959年春,各县变公社核算为大队核算,按劳力工分分配。1961年3月,中央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1961年6月, 中央下发《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决定》,解决“一平二调”的问题。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思考:“大锅饭”与人民公社化这种平均分配的生产关系在当时甚至现在是否行得通?为什么?人民公社化运动否认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大家都一样。这些严重挫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知识拓展:生产方式教师提示(得出结论):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的构成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镜头七:成语故事——谈虎色变谈虎色变,意思是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程颢跟程颐两兄弟是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理学家,他们兄弟俩个人一生都在废寝忘食地研究事物发展的本质,同时也没有忽视实践的重要性。程颐通过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去谈论论实践出真知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老虎会伤人,可是人们在平时侃侃而谈的时侯说到老虎时并不会感到害怕,一位曾经被老虎伤害过的农夫一听到有人在他面前提到老虎就会吓得面如土色。其中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在闲聊的时侯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农夫因为有实际的遭遇,知道老虎的厉害,体验过在被受到伤害时对危险的感受,所以他事后仍然心有余悸。”思考:“谈虎色变”这种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吗?你和狗等动物去“谈虎”,它会“色变”吗?为什么?镜头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通过它们与外物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是一切事物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展示图文:岩石的风化水滴石穿教师提示:地位和作用: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镜头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展示图文:植物向阳(如向日葵的反应)刺激反应(含羞草受刺激后收缩)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简单刺激感应性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表现为趋光、趋水、趋营养、趋利避害等形式。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提示:地位和作用: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镜头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展示图文:蜘蛛结网猩猩经过一段训练后可以摘香蕉猴子经过一段训练后可以骑自行车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能力。思考:动物的心理能称为人的意识吗?动物脑在机能上是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镜头九:黑猩猩灭火展示图文:黑猩猩灭火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镜头十:人脑与动物脑比较人脑 动物脑重 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1/150), 大猩猩500克(1/500), 大象6000克,占体重1/1000 构造 大脑皮层面积有2600平方厘米,140亿个神经细胞 皮层平滑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积的1/14机 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教师提示:动物脑远远没有人脑复杂,所以从生理基础上看,在机能上是无法达到人脑的水平。镜头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四种形态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由猿进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思考: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的物质器官,是不是有了人脑,就一定会有意识呢?镜头十一:狼孩的故事狼孩是指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1920年印度发现的两个。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 ,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 1929年。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思考:狼孩有意识吗?为什么?这告诉我们什么哲学起道理?教师提示与过渡: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动动手:画一画你想象中的“鬼神”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思考:你画的鬼神是凭空捏造的吗?取材自哪里?为什么 “说大话”“ 描神画鬼”等都不是凭空创造的?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教师提示:鬼神观念是意识的一种,是错误的意识,它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反映,是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知识拓展:意识的形成过程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小贴士: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总结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小贴士: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归纳总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难点突破1: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②客观存在包括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难点突破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比较 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区 别 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除了共性之外(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联 系 注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本框小结牛刀小试1.判断题:从哲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①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 ×②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③物质是基本粒子。×④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总和。×教师提示: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⑤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教师提示:人脑特有⑥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因而意识来源于人脑。×教师提示:来源于客观存在⑦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教师提示:有正确有错误反映⑧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教师提示: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任何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不论其是否远离现实生活,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来自客观世界,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⑨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教师提示: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⑩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教师提示: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2.下列属于哲学上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 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③学习计划 ④电、磁场⑤动植物、细菌、新冠病毒A.①④⑤ B. ②④⑤C.③④⑤ D.②③⑤【答案】A解析: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相加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答案】D4.美国航天局宣布,通过对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的研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一发现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哲学智慧;④说法错误,自然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B。5.西雅图曾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不复存在,人类将从这无尽的精神孤寂中死亡,因为发生在野兽身上的事很快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这启示我们(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③人类不可以通过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系统④人类应该顺应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西雅图曾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不复存在,人类将从这无尽的精神孤寂中死亡,因为发生在野兽身上的事很快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这说明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启示我们顺应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符合题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人类不可以通过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系统,这否认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③错误。故本题选B。6.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由猿进化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鹦鹉的“口技”在鸟类中的确是十分超群的,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模仿而已。由于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因而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辽宁省有一个1974年出生的女孩叫王显凤,出生后其母患大脑炎后遗症,无力照顾她,在不满周岁时就与母猪相依为命。饿了,她本能地吃猪奶,吃猪食;困了,与母猪一起睡。夏天,她与母猪一起“打泥”,冬天,她挤在猪群中取暖。9岁时,她听不懂、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像猪一样爬行走路,完全养成了猪的生活习性,被称为“猪孩”,是一个智力低下,心理严重畸形的纯生物人。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吗 【答案】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存在是意识的源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