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平面镜成像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特点及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
三、教学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引入新课:教师利用魔术“吹不灭的蜡烛”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利用生活中很多物体观察物体的特点都可以看成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观察视频思考像与物的位置,大小关系:
1.猜想与假设:
①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③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否对称?
④像的虚实?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猜想: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实验设计: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为什么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重合,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实验设计: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
5.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连接像和物,发现连接像和物的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说明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执教,收获很多,当然也有一些自己感觉不足的地方。本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从魔术引入课堂,从现象的观察引出问题和学生的猜想。在探究过程中,课堂是开放的,带有目的性的探究,但又在探究中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在展示环节,不同小组间的追问、补充、释义是我最为满意的地方,尽管所提的问题并非都是我想要的,但这就是学生真实的观察和思考后做出的反应。课堂中也有出现一些课前没有预判到的问题的出现,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共同努力,基本得到解决。本堂课也都一些遗憾。比如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我应该对学生的展示过程加以指导,就不会是学生展示环节显得拖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