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课 题 3.2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掌握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有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现现象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凝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液体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补充一、复习导入 1.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 。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凝固是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凝固。 3.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 ,这个温度叫做 。 4.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 二、讲授新课 物质的凝固 1.晶体:海波的凝固结合海波的熔化,出示海波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的表格,并绘制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分析:从表格中你得出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教师及时点评 海波的凝固图像 2.非晶体:石蜡凝固 结合石蜡的熔化,出示石蜡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的表格,并绘制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分析:从表格中你得出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教师及时点评 石蜡的凝固图像 3.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比较和条件。 (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2)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3)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小结: 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能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熔点=凝固点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已知环境温度是0℃,水能否结成冰?冰能否化成水? 3.ABCD四幅图像中,( )幅是晶体凝固图像?( )幅是非晶体熔化图像? A. B. C. D. 4.第3题中,如果图A是海波熔化图像,那么: (1)在AB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2)在BC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3)在CD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5.当温度处于晶体的熔点时,晶体是否一定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 体,它的凝固点是 。7.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 min,第13min该物质处于 态。B板书设计 3.2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 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2)能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作 业 布 置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