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课 题 3.3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时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2.理解汽化特点。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知识点并通过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讨论法 分析法 比较法教学准备 教材 多媒体课件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补充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 1.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出示一幅晾晒衣服的图) 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气球,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 教师: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概念:汽化和液化 1.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滴入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塑料袋鼓起来,里边的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从热水中拿出来,过一会,塑料袋变瘪了说明酒精又由气态变为了液态。 引导归纳:从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由液态变为气态或者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我们把: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分析衣服晾干的例子后再列举生活中类似的实例。 学生积极思考后可能罗列的现象如下: ①水烧开了,壶里的水在短时间内减少; ②浴室的镜面,放热水洗澡时,会变得模糊不清; ③水烧开后,从壶嘴会喷出白气; ④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不见了; ⑤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 教师展示两幅图: 提问: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回答:它们都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属于汽化现象。但是方式不同,前者属于蒸发现象,后这属于沸腾现象。 归纳: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现象(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后一起总结出蒸发的特点。 蒸发的特点:(1)一种缓慢的汽化方式; (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3)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进行; (4)蒸发过程中温度下降; (5)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猜想: (1)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有关; (3)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方案: (1)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怎样比较蒸发快慢? 相同量的同种液体,相同的时间,看谁先蒸发完(或看谁剩余的少)。结论: 拓展:列举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加快蒸发的应用 晾衣服、电吹风、干手器、晒稻谷。 (2)减慢蒸发的应用 坎儿井、喷灌、滴灌、仙人掌。 2.沸腾现象 我们每天要喝开水,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叫做沸腾。 思考:水是不是一开始烧就沸腾了?你怎样判断水是否在沸腾?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后一起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沸腾的特点: (1)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 (2)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3)沸腾前气泡少且下大上小; (4)沸腾时气泡多且下小上大; (5)响声先变大后变小。 活学活用:判断以下哪幅图反映沸腾前的现象? B. 探究:水沸腾的条件。 猜想质疑:(1)沸腾也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吗? (2)沸腾也像蒸发需要不断吸热吗? 方案: (1)实验目的是什么? a.观察沸腾前后温度变化; b.保持水沸腾的措施。 (2)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右图所示) 组装原则:自下而上。 缩短实验时间的措施: a.提高水的初温;b.减少水的质量;c.给烧杯加盖。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一听声音,二看气泡,三记温度。实验结论: (1)记录数据,填写实验表格。 (2)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3)得出结论 a.液体达到一定温度下才可沸腾 b.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热 c.吸热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②液体表面:气压高沸点高 气压低沸点低 水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3.辨析: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课堂小结B板书设计 3.3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二、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吸热,有致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三、沸腾 1.沸腾的概念: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虽吸热但不升温。 作 业 布 置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