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2.植物激素可通过协同、相抗衡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3.举例说明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5.实验:探究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作用。第37讲 其他植物激素、其他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1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赤霉素 主要是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 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细胞 分裂与分化 。 ③促进种子 萌发 、开花和果实发育 细胞 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①促进细胞 分裂 。 ②促进 芽 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①促进果实 成熟 。 ②促进叶、花、果实脱落分裂与分化 萌发 分裂 芽 成熟 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① 抑制 细胞分裂。 ②促进气孔关闭。③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④维持种子 休眠 油菜素 内酯 — ①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②促进 花粉管 生长、种子萌发等 抑制 休眠 花粉管 归 纳 总 结 (1)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2)促进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3)促进植物生长:赤霉素、生长素。(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5)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6)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由 人工合成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调节作用 的化学物质。 (2)优点:原料广泛、容易 合成 、效果稳定。 (3)类型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 类似 。 ②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 生理效应 。 人工合成 调节作用 合成 类似 生理效应 (4)作用①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②减轻人工劳动。(5)应用①矮壮素(阻碍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细胞伸长,使植株矮化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②2,4-D、α-萘乙酸等: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获得 无子果实 、促进插枝 生根 、除草等。 ③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如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在啤酒发酵的过程中,诱导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④乙烯利:具有 催熟 作用,如凤梨(对不同种类水果的效果不同)。 ⑤青鲜素: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等的贮藏期。无子果实 生根 催熟 归 纳 总 结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比较项目 无子西瓜 无子番茄原理 染色体变异 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无子的 原因 三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 未受粉,胚珠内的卵细胞没有经过受精,不能形成种子无子性状 能否遗传 能,可经无性繁殖遗传无子性状 不能,因为遗传物质未改变所用试剂 秋水仙素 生长素类调节剂3.实验:观察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实验(1)乙烯利是一种植物 生长调节剂 ,随着溶液 pH 升高它会分解释放乙烯,同时也可诱导植物自身产生乙烯。乙烯具有 催熟 作用。 (2)因乙烯对皮肤、黏膜具有一定刺激性,实验时要做好防护,注意通风良好。另外因乙烯利遇明火可燃,注意防火。生长调节剂 pH 催熟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 √ )(2)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 )(3)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 )(4)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有利于储存。 ( × )(5)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 )(6)乙烯、乙烯利、生长素、2,4-D、α-萘乙酸都是植物激素。 (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为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允许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 × )√×√×√××2.链接选择性必修1 P99“拓展应用1”。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遇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现象。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继续休眠。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2022·广东卷)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的是( D )A.秸秆还田 B.间作套种C.水旱轮作 D.尿泥促根D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储碳量,该过程主要是利用了物质穴环的特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间作套种的措施可以提高植物产量,其原理是保证作物叶片充分接收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水旱轮作改变了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使害虫无法生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尿泥促根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吲哚乙酸,尿泥促根与生长素的作用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 (2022·全国甲卷)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解析: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说明喷施的是赤霉素,同时该植物对赤霉素敏感,即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是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A正确。A (2021·广东卷)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C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 d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解析: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图示表明每2 d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0天开始测定,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 d,C正确;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 (2022·辽宁卷)亚麻籽可以榨油,茎秆可以生产纤维。在亚麻生长季节,北方比南方日照时间长,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时长才能开花。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下列有关栽培亚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适当使用烯效唑,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B.适当使用赤霉素,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C.适当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亚麻纤维产量D.适当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亚麻籽产量C解析:已知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故适当使用烯效唑不能生产亚麻纤维,A错误;赤霉素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故适当使用赤霉素不能生产亚麻籽,B错误;已知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茎秆可以生产纤维,故适当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亚麻纤维产量,C正确;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适当使用烯效唑不能提高亚麻籽产量,D错误。 考向1 其他植物激素1.(2022·浙江6月选考)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A )A.乙烯 B.生长素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解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A2.(2022·江苏卷)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激素代谢,可实现作物改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B )A.用特异启动子诱导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表达可获得无子果实B.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大量表达可抑制芽的分化C.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获得矮化品种D.在果实中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表达可延迟果实成熟B解析: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用特异启动子诱导iaaM表达可获得无子果实,A正确;ipt大量表达,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B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提高ga2ox的表达水平使赤霉素含量降低,从而获得矮化品种,C正确;乙烯有催熟作用,在果实中acs的反义基因表达可抑制乙烯的合成,果实成熟会延迟,D正确。3.(2021·河北卷)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A解析: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确;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4.(2022·海南卷)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B.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C.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同D.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解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而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反,C错误。C考向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的应用5.(2022·山东卷)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的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解析:与对照组相比,多效唑增强了AGPase的活性,但多效唑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错误;对比图中赤霉素与对照的曲线可知,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因为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鳞茎产量减少,C错误。考点2 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1.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含量会 发生变化 。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共同控制 的。 (1) 发生变化 共同控制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2) 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与脱落酸(3)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如:低浓度的生长素 促进 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 促进 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会 抑制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促进 促进 抑制 3.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相对含量 。 (1)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促进 根 的分化;比例低时促进 芽 的分化。 (2)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例高时,利于 雌花 分化;比例低时利于 雄花 分化。 (3)赤霉素 促进 种子萌发,脱落酸 抑制 种子萌发,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 相对含量 根 芽 雌花 雄花 促进 抑制 特 别 提 醒 (1)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的关系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伸长。(2)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各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顺 。各种激素含量会依次出现高峰,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顺序性 归 纳 总 结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 √ )(2)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 √ )(3)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 × )√√×2.链接教材选择性必修1 P99“图5-11”。如图为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实细胞伸长阶段,起作用的激素主要有 生长素和赤霉素 。 (2)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浓度不同,根本原因是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生长素和赤霉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 。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 (2018·海南卷)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解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C错误。C (2017·全国Ⅰ卷)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C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审 答 指 导题眼 明确思路 指导答案题图 曲线 变化 CTK+ABA组叶片衰老速度快于CTK组而慢于对照组,ABA组叶片衰老最快 可判断A项CTK组与对照组相比叶片衰老慢,CTK+ABA组叶片衰老速度快于CTK组 可判断B项ABA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快 叶绿素含量越低,叶片越黄,可判断D项解析:本实验中蒸馏水组作为对照组,由曲线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CTK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CTK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CTK+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CTK组,说明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与CTK组相比,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低,离体叶片光反应较弱,叶绿体中 NADPH 合成速率低于CTK组,C错误;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最低,低于对照组,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考向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1.(2022·广东一模)如图为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下番茄植株内脱落酸(ABA)与乙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脱落酸与乙烯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B.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乙烯含量与干旱程度呈负相关,与脱落酸含量呈正相关D.两种激素的变化受环境干旱程度影响,与基因表达调控无关B解析:脱落酸与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有利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正确;脱落酸的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故脱落酸含量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但乙烯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是负相关,C错误;两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干旱程度都有关,D错误。2.(2022·梅州模拟)赤霉素和脱落酸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两种重要激素,休眠期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高,从而抑制种子萌发。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科研人员对某植物的种子开展了研究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 500 mg·L-1C.脱落酸和赤霉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实验结果能说明高浓度的赤霉素会抑制种子萌发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48 h处理时的发芽率均高于24 h处理时的发芽率,这说明适当增加处理时间能有效提高种子的萌发,A错误;在该实验的赤霉素浓度范围内,浓度为500 mg·L-1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可推测该浓度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但各实验组赤霉素浓度相差较大,缺乏足够的数据,不能得出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500 mg·L-1的结论,B错误;实验过程中的赤霉素处理组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没有体现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抑制,D错误。考点3 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命活动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1)光除了是植物能量的来源,还作为一种 信号 ,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 全过程 ,如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衰老等。 (2)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①光敏色素是一类 蛋白质 (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在 分生组织 细胞内较丰富。 ②调控机制信号 全过程 蛋白质 分生组织 光敏色素.细胞核.转录光敏色细胞核转录素2.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1)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季节轮回、昼夜交替和 气温 变化的影响,如树木的 年轮 反映出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变化。 (2)温度通过影响 种子萌发 、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有些植物经历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称为 春化 作用。 (3)植物分布的 地域性 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温度决定的。 3.重力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1)重力作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 形态建成 。 (2)作用机制:植物的根、茎中感受 重力 的物质和细胞→将重力信号转换成 运输生长素 的信号→生长素分布不均衡 →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对此,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解释机制是“ 淀粉—平衡石 假说”。 气温 年轮 种子萌发 春化 地域性 形态建成 重力 运输生长素 淀粉—平衡石 4.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包括 基因表达 调控、 激素 调和 调节。 (2)具体表现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 选择性表达 的调控之下。 ②多细胞植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的协调,需要通过 激素 传递信息。 ③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 基因表达调控 的结果,也受到 环境 因素的影响。 基因表达 激素 环境因素选择性表达 激素 基因表达调控 环境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植物开花会受光的调控,衰老不受光的调控。 ( × )(2)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 √ )(3)植物对重力的感受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 ( √ )(4)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 √ )2.光既能作为植物细胞的 能量来源 ,又能通过影响 光敏色素 等蛋白质的结构,引起光信号传导,经过 信息传递 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 特定基因的转录 ,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能量来源 光敏色素 信息传递 特定基因的转录 (2021·湖北卷)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 h·d-1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 d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 h·d-1)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h·d-1)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C )C选项 对照组(光照时数:h·d-1,6 d) 实验组(光照时数X h·d-1,6 d)A 10 4≤X<10设置梯度B 10 8≤X<10,10<X≤16设置梯度C 10 10<X≤16设置梯度D 10 10<X≤24设置梯度解析:本实验目的为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 h·d-1的最大值,且据信息“在光照10 h·d-1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 d能开花”,且本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 h·d-1”,故实验设计的时间应在10<X≤16设置,对照组应为最低开花时间10 h·d-1。C符合题意。 考向 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1.(2022·佛山测试)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过程,都会受到多种环境信号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光敏色素是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B.植物的某些细胞能够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C.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环境因素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实质是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光合色素,A错误。A2.(2022·广东普宁华侨中学)CO是一种光周期输出因子。长日照条件下,黄昏时韧皮部细胞中的CO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转录起始的部位,从而激发基因的表达,由该基因表达出的成花素会运输到茎顶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CO通过与非基因片段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B.CO能促进开花,说明CO是一种植物激素C.成花素的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植物开花受到光周期和相关基因的共同影响D解析:CO结合的是成花素基因FT,即基因片段,A错误;CO能调控基因的表达,促进开花,是一种光周期输出因子,但不能证明CO是一种植物激素,B错误;成花素是基因直接控制合成的物质,为蛋白质,且其发挥作用时需要经过运输,说明是一种分泌蛋白,成花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其加工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错误。课堂小结与延伸 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光温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98。(1)生长素和乙烯在作用上具有相反的效果,此作用特点对于植株的生长的意义是 可避免植株过度长高而容易倒伏的现象 。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99“拓展应用”。(2)将红枫种子置于流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其发芽率,根据植物激素的功能分析,其原因是红枫种子中存在抑制发芽的 脱落酸 ,置于流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以 降低种子细胞中脱落酸的浓度 ,从而 解除脱落酸对发芽的抑 。 (3)人们常说,一个烂苹果会糟蹋一筐好苹果,请你结合植物激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烂苹果释放的乙烯促进其他苹果的成熟 。 可避免植株过度长高而容易倒伏的现象 脱落酸 降低种子细胞中脱落酸的浓度 解除脱落酸对发芽的抑制烂苹果释放的乙烯促进其他苹果的成熟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99“图5-11”。(4)在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除图中所示还有哪种激素起到重要作用? 乙烯 。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动态变化说明了 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或在果实发育到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协调共同起作用) 。 乙烯 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或在果实发育到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协调共同起作用)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01“思考·讨论”。(1)用 赤霉素 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05“思考·讨论”。(2)很多植物根据昼夜长短“决定”是否开花。日照时间的 长短 影响植物中开花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开花。 赤霉素 长短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06“相关信息”。(3)光敏色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远红光 ,除此之外,植物体内还有感受 蓝光 的受体。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08楷体字内容。(4)“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这种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 淀粉体 ”的细胞,即 平衡石细胞 来实现的。 红光和远红光 蓝光 淀粉体 平衡石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