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教学目标01.阅读教材对比过渡时期前后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02.结合历史知识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理解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价值所在。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01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议题一: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温故知新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特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政治特征的社会形态。小组讨论:新中国成立是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2.1.2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衔接必要准备必然趋势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1949年1956年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过渡时期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笔记1.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起: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止: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新中国成立1956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小组讨论:那你认为中国是否具备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呢?过渡的必然性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笔记1.2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 / 党经历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国内条件:国际条件:社会主义社会: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特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政治特征的社会形态。如何过渡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笔记1.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方式农业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工商业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 合作社生产 合作社公私 合营改造前改造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2.2.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群众角度)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经济角度)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政治角度)笔记1.4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作用)历史线索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49新中国成立1956社会主义改造19661976197820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0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议题一: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议题情景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马列主义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丰富 发展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 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 “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确立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笔记2.1 中共八大八大主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我们阔步前进“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我们阔步前进但是“大跃进”运动建设探索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民公社”运动建设探索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建设探索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要成就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工业建设 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设 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科技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179.56亿美元 人口5.42亿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2683亿美元 人口9.63亿(三十年GDP翻了15倍)201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2位:136000亿美元 人口14亿(四十年GDP翻50倍)正确看待探索的长期性与曲折性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49新中国成立1956社会主义改造196620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761978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小组讨论: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的探索是一种倒退?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意义2.2.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肯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随堂测试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关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B.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D.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2.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发展阶段的是A.1949—1952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1953年12月,党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C.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D.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标志性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项错误。1953年12月1949到1952年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回顾历史,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④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C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1953年我国的社会的性质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②③:从1953年起, 中国人了解到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这一时期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 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②③符合题意。④:1953年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④错误。故本题选C。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①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②规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指出社会主义建成后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有矛盾存在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A①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②正确。③:不再有矛盾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③错误。④:我国在1954年通过第一部宪法,本项说法与事实不符,④错误。本题选A项。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A: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错误。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B错误。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C错误。D:1956年,我国顺利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正确。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A: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错误。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B错误。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C错误。D:1956年,我国顺利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正确。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6.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随堂测试6.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内容(领域、方式)实质意义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中国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么走?中共八大的贡献主要成就正确看待探索的长期性与曲折性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必然性时间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意义3.1 伟大的改革开放第3课 只有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