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社会)(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请问,通过这部专题片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已会使用磨制的石器 ②北京人学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③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④山顶洞人已经掌握钻孔技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不属于半坡与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方式的是( )A.种植农作物 B.饲养家畜 C.聚落生活 D.打制工具4.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5.《礼记 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的制度和第一个借助此制度登上王位的是( )A.禅让制 禹 B.世袭制 启 C.禅让制 启 D.世袭制 禹6.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7.《三字经》中描述:“……汤伐夏,……六百载,至纣亡……”其描述的朝代是( )A.夏 B.商 C.周 D.秦8.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A.郡县制度的确立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该文字又是指什么?( )A.夏朝;象形文 B.商朝;甲骨文 C.商朝;象形文字 D.秦朝;甲骨文10.《左传》中“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夏商灭亡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战乱频繁 C.分封诸侯 D.丧失民心11.在西周初年,以下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甲是西周王族成员,整天饮酒度日,无所事事 B.乙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平民,但才能和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纣王,为周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D.丁是商朝贵族,带兵抵抗周部族,兵败后降周12.以下示意图中①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社会动荡与变革C.北方民族大交融D.繁荣开放的时代13.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更大、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 ④争霸战争具有双重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曾引用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墨子1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B.诸侯国的争霸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周王室衰微16.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但改革成功后,商鞅却被车裂而死。下列选项中导致商鞅被车裂而死的主要原因是( )A.废除井田制 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C.建立郡县 D.奖励军功17.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陈述”的是 (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C. “(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D.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18.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1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0.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呈现。下列秦始皇措施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巩固国家统一D.加速国家统一进程某同学读史书有“楚汉之争,约法三章,垓下之战”等词,下列历史人物与这些词相关的是( )A.秦始皇 李斯 B.赵高 秦二世 C.陈胜 吴广 D.项羽 刘邦22.秦末出现多支农民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军队C.刘邦、项羽领导的军队 D.刘邦领导的军队23.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为500千米,那么这一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 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千米 B. C. D. 1:10000000024. 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25.中国云南和海南地区,气温较高,降水多。为适应潮湿的环境,这里的民居大多( )A. 以竹木为主材搭建,往往悬离地面 B. 墙非常厚,窗又十分小C. 平顶,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D. 墙厚,不通风,朝南建造26.下列有关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 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27.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 乙位于山谷 C. 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 甲位于山脊28.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 29.教室里有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地图 ②浙江地图 ③中国地图 ④台州地图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3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1)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2分)(2)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分析房屋构造产生差异的原因(2分)(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处原始先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见图材料二: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延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材料三:酒驾一般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车,酒驾是一种违法行为。(1)请说一说A、B、C三位人物分别代表哪一学派?(3分)(2)材料二最能体现出材料一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写字母)(2分)请写出这位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主张有哪些?(2分)(3)请选择材料二中任何一位人物并结合他的思想主张,谈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来治理材料三中醉酒驾车现象。(3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丈量田地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材料三: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 ——七上《中国历史》(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哪些措施?(2分)(3)秦朝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2分)(4)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同学认为:若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5)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2分)34.某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如图为该市郊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1分)该处山清水秀,建了度假村。度假村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从度假村到山顶 B需要登高 米;若此图的比例尺是 1:20000 ,图中溜索长度为 1.5 厘米,实际距离是 米。(3分 )(2)若要开发漂流项目,① 、②两条小河,更惊险刺激的是 河,理由是 。其漂流 的方 向大致为 。(3分 )甲、乙、丙三村庄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三个村庄中,最先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村,试列举其发展的其他有利条件: 、 。(4分 )答案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D B B A B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C D A B C B D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C D A C A C D B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 40分)31:(8分)(1)图(a):半坡原始居民。图(b):河姆渡原始居民:(2分)(2)图(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b):干栏式建筑。(2分)黄河流域寒冷干燥,此建筑可用来保暖;长江流域炎热潮湿,此建筑可防潮通风等 (2分)(3)都开始原始农业生产;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等(2分)32:(10分)(1)A:道家;B:儒家;C:法家。(3分)(2)B;(2分) 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两点)。(2分)(3)老子:主张无为,顺其自然。对醉酒驾车遭受严重的后果会自己改正;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克己复礼。宣传教育提高道德素质,自觉遵守交规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依法严惩醉酒驾驶行为。(3分,主张1分,举措1分)33:(11分)(1)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六国也可), 商鞅变法(2分)(2)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2分)(3)圆形方孔半两钱, 小篆(2分)(4)陈胜吴广起义。不对,因为农民起义的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3分)(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2分)34.(11分)(1)山脊;630;300;(3分)(2)①;①同一地图,河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较急;自东北向西南;(4分)(3)沿河流分布;乙;地形平坦开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