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9.1《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题属于第四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内容《生活需要法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是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未成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及本册书中的地位非常显著。
【学情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初步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很片面,一提到法律,可能更多的是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很少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同学还缺乏法律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能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分析材料,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治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法律速递:展示2023年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部分法律法规。
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和实施了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图片,学生思考问题:哪些法律法规更牵动你的心?为什么?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关注的法律虽然不同,但能体现出我们班同学非常关注热点,知道哪些法律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老师在课前也利用问卷星,对初中生的法律素养状况做了一个小调查,让我们看一下调查的数据。那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法治课堂揭开法律神秘面纱吧!
【设计意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时政新闻导入新课,能够在课堂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国家热点问题入手导入新课,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同时向学生抛出相应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一环节:追寻法律的踪迹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活动一:走近普法小课堂
(结合学生家中养宠物的幸福和烦恼展开活动。)
正所谓“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这充分的彰显了我国“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无止境。我国立法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与实践同发展,一批重要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设计意图】按照普法小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目标的达成,同时又以养宠物的幸福和烦恼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活动二:民法典保障的那些事儿
(图片展示:《民法典》覆盖到的生活领域)
《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保驾护航。《民法典》拉近了我们生活与法律的距离,但是,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材料展示:学校开展入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义务宣传员小明第一次进社区宣传就遇上了三个棘手人物:
  爷爷:我都八十多了,快进棺材了,学法还有什么用?
  父亲: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
  孙子:我还小呢,没到12岁,不负法律责任,干嘛要学法?
  怎么说服这一家人呢?请你帮帮小明。
总结:看来大家都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只要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我们的行为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法律指导并服务于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我们被法律保护着、注视着。
【设计意图】结合《民法典》的涉及的权利和出现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了解《民法典》所规定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人们关心并急于解决的事情。初步引导学生认识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的调整。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实质,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科思维。
活动三:法律与我们一生的那些事儿
(视频展示:民法典保护我们的一生)
要求:认真看视频,从中发现我们一生能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这些法律又规定我们应该享受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呢?然后完成法律保障连连看游戏。
总结: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它们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们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设计意图】以视频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辨别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趣味性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到这里得以突破。
第二环节:追溯法律的历史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活动四:法律起源我来寻
(视频:《法律的历史》)
合作探究: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总结: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行为,而随着国家的产生,法律得以诞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越来越完备。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设计意图】:以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法律的产生过程,生动形象,学生一目了然探寻到法律的来源。学生合作探究法律的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也得以落地。
活动五:“人治”与“法治”大家谈
小故事多媒体展示:大明朝出了很多奇葩皇帝和事件,朱元璋的性格十分火爆,更是见不得别人和自己对着干。大臣王朴和朱元璋一样,固执并且耿直的他看不惯朱元璋的行为,在朝廷上多次与朱元璋争论的面红耳赤,朱元璋在朝廷上大发雷霆,命令自己的手下将王朴推出去斩首!
思考:1.朱元璋实行的“人治”还是“法治”?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分享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从中归纳法治含义。即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引导学生增强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环节:追随法治的脚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活动六:纵观我国的法治进程
(图片展示我国法治的法治进程,通过观看视频交流分享法治的意义)
回顾我国的法治历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看出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法治建设。下面我们就根据一段视频来交流一下“我国为何如此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感受法治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地。本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得以突破。
活动七:展示我国的法治辉煌
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要非常感谢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他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重大策略,领导我们国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十年来,我在法治建设领域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十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坚定同学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环节:践行法治我行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同学们谈一下你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方面的打算和做法。
【课堂小结】
【收获平台】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请你分享给大家。
【教师寄语】
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谨记法律规则,知法守法光荣;
百行道德为首,万事法律先行;
言行遵纪守法,实现中国强盛。
【拓展空间】
温馨提示:任选其一完成
1.向历史学习:搜集整理中华民族历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向榜样学习:搜集202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事迹,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分享中华民族历史上和2022年度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人物和故事,让学生感受法律体现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