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生物合卷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2.所在题目的答案都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1-20地理,21-40生物,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1—26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2.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所需的布料应该不少于( )A.5.1亿km2 B.5.1亿km C.1.49亿km2 D.4万千米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不但能了解很多地理事物,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还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地点的位置。据此回答3-4题。3.地理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北极总是指向( )A.太阳 B.月球 C.北斗七星 D.北极星附近4.观察地球仪,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等,长度相等5.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递增,最高为90°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递增C.以0°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最高为9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最高为180°读图1-27,回答6-7题。6.图中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位于南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8.图1-28四地中,地理坐标为(40°N,20°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9.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B.“神舟十号”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C.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D.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读经纬线图(如图1-29),完成第10题。10.图中四点中,所在经线度数为东经度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图1-30,回答11-13题。11.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D.A点所在纬线经B点所在纬线短12.图中A点的经纬度为( )A.20°N,90°E B.23.5°S,90°EC.23.5°N,90°E D.20°S,90°W13.A点在B点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读经纬网图(如图1-31),回答14题。14.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E) B.(20°S,40°W)C.(20°N,40°E) D.(40°S,20°W)15.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某国发生了8.1级地震,震中位于28.2°N、84.7°E。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1-50)。读图完成16-18题。16.在演示过程中,面对地球仪拨动的正确方法是( )A.自右向左 B.自左向右 C.自上向下 D.自下向上17.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18.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19.小明从北京去新疆乌鲁木齐出差。在北京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飞行几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时他发现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 )A.四季的变化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20.小明的爸爸是名船员,最近他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休假。小明想在地球仪上找印度尼西亚,他按箭头方向转动地球仪,这样转动可以用来( )①演示地球自转 ②演示地球公转③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 ④探究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在校园进行植物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不要随便攀爬植物 B.不要随便伤害校园中的各种生物C.要如实地进行记录 D.以上都是23.下列叙述中,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 )A.竹节虫具有与树(竹)枝相似的体形 B.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C.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茎 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2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同 B.所有变量都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D.所有变量都不同2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26.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苗、草鱼苗。下面所写的,符合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水草→鲫鱼→乌鱼 B.水草←草鱼←乌鱼C.螺蛳←鲫鱼←乌鱼 D.螺蛳→鲫鱼→乌鱼27.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cm左右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2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体现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繁殖 D.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2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A.水稻和稗草B.猎豹和羚羊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3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A.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B.光线的明亮与阴暗C.温度的高与低 D.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3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看到的物像是“d”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选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3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33.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34.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B.都由细胞构成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3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36.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 B.青霉 C.三叶虫化石 D.小球藻37.某小组将调查分类,他们将猫、狗、兔子金鱼划分为一类,将榕树、月季、桂花树、三角梅划分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生物的用途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观赏价值38.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写出的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C.蛇→青蛙→昆虫 D.蝗虫→鸟→细菌和真菌39.“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 )A.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 B.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C.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D.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4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地理部分(每空1分,共20分)41.读图1-33,回答问题。(5分)(1)图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 的话是可信的。(2)小林(A点)的经纬度是 ,小红(B点)的经纬度是 。(3)比较小林所在经线与小红所在经线的长度关系: 。(4)小林与小红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是否能够相遇?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 , ; B: , 。(2)判断A点在B点的 方,C点在A点的 方,D点在A点的 方。(3)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长/短)。(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方向)。43.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回答问题。(6分)(1)甲图A点的经度是 。(2)甲图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 月,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 转运动造成的。(3)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 (填序号),此时,随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的纬线上,并且向北移动时,则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 (填序号)处附近。生物部分(每空1分,共20分)44. (5分) 为探究“非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步骤:1: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 值,以减小实验误差。(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 。45.(5分)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它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的,而 则不参与形成食物链。(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 又能够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 的关系。(5)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46.(5分)图1是某湖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图1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分析回答:(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如果图2这的A、B、C、D 表示图1中的四种成分,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 。(2)图1中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 流入动物体内。(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该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从生态成分来看,绿藻属于 。(4)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2中的A、B,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 能力。47.(5分)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 ]___和[ ]__。(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 ]__和[ ]__。(3)用图1所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时,首先要先对光,转动[ ]___,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如果目镜16X,物镜10X,那么细胞被放大了__倍。(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1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图1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___移动。地理答案1-5 BADDC6-10 BDBDB11-15 DCABA16-20 BBDCB41、(1)小红(2)A点:20°N 0° B点:40°N 100°E(3)相等(4)能42、(1)A:40°N 40°W D:20°E 0°(2)正西 正南 东南(3)短(4)北43、(1)180°(2)7 公(3)③ 昼短夜长(4)④生物答案21、C 22、B 23、C 24、A 25、C26、D 27、A 28、B 29、C 30、D31、B 32、A 33、D 34、A 35、B36、C 37、B 38、B 39、C 4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