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8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B B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B C B D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A B C B A B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D C C D C B C B
二、综合题(本部分包括3题,第41题每空2分,第42~43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41. (1)A (2)B (3)B (4)A (5)B
42. (1)湿润(意思对即可) 低
(2)①
(3)② ①→②→③
43. (1)关节面 关节软骨
(2)关节腔 滑液
(3)脱臼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监测
八年级地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A D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D C C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B A B A B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D A D D B D B D
二、综合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大题。第41 题每空2分,第42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41.(1)A (2)B (3)B (4)B (5)A
42.(1)青藏 秦岭
(2)水能 三峡 宁夏
(3)洪涝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4)上海市 东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八年级(上)期中
地理、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地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6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与邻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B.图中①和②是我国的内海
C.图中③是哈萨克斯坦
D.图中④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2.图中序号⑤~⑧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⑤省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B.图中⑥省区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C.图中⑦省区简称川或蜀
D.图中⑧省区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4.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辽宁省、云南省
B.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C.吉林省、广东省
D.河北省、广西壮族组织区
5.我国的领海宽度是(  )
A.12海里 B.12千米 C.24海里 D.200海里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所以气候温和,利于农业生产
B.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C.东西跨经度约30°,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2021年5月11日,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如表为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读表,完成7~8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2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7.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
A.人口总数下降 B.城镇人口减少
C.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8.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数已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城市教育水平高于乡村 B.城市医疗条件好于乡村
C.城市空气质量比乡村优 D.城市就业机会更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图,完成9~11题。
9.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①--内蒙古自治区 B.②--云南省
C.③--宁夏回族自治区 D.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图中关于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  )
A.①—我们住竹楼,过开斋节
B.②—我们喜欢吃泡菜和冷面
C.③—我们在草原赛马
D.④—我们在河谷放牧牦牛
11.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C.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如图为我国四省区行政区划轮廓图。读图,完成12~15题。
1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①—云—昆明 B.②—粤—深圳
C.③—鄂—武汉 D.④—黑—哈尔滨
1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中的“黑河”、“腾冲”位于(  )
A.④① B.④② C.②③ D.③④
14.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15.关于图中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区
B.②省区位于我国暖温带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D.④省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如图为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A山脉是(  )
A.天山 B.大兴安岭 C.祁连山 D.横断山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华北平原
B.乙是准噶尔盆地
C.①为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②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8.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读“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图及相关山脉图”(如图),完成19~22题。
19.图中山脉,与秦岭走向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省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乙省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丙省区位于青藏高原,峰峦绵延,山势雄浑
D.丁省区位于第二级阶梯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1.对图中所示山脉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山脉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2.下列有关图中④山脉东侧地形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平原广阔,黑土广布
C.河湖密布,稻田遍布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如图),回答23~25题。
23.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24.下面关于图中的地形区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B.②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C.③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D.④是东海,属于我国内海
2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高东低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进入,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如图为“中国集体供暖形势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影响中国地区有无集体供暖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降水 B.气温 C.市场 D.经济
27.我国东部有/无市政集体供暖区域的界限大致与______吻合(  )
A.秦岭—淮河一线 B.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28.造成A、B两地集体供暖情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无法确定
读下列各种形式的地理用图(如图),完成29~32题。
29.从如图所示①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季节变化大 B.年际变化大
C.地区分布均匀 D.地区分布不均
30.图②中北京位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31.如图所示③说明了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集中在夏季 B.集中在冬季 C.终年湿润 D.终年少雨
32.观察如图所示④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北京市 D.海南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如图),完成33~34题。
33.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拉萨 D.广州
34.2021年7月20日起,郑州由于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郑州此次暴雨的水汽最可能来源于(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35.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沙漠广布的阿拉伯半岛纬度相近,却山清水秀,被称为“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得益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东西跨度大
C.地势因素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36~40题。
36.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我国最长的内流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7.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8.①河流形成“地上河”的河段是(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39.①②③三条河流,其水量大小的排序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40.①②河流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的流量大于②河流
B.②河流的汛期短于①河流
C.①②河流冬季都会结冰,有凌汛现象
D.①②河流均属于外流河
二、综合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题。第41题每空2分,第42题每空1分,共20分。41题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42题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写出正确的答案。
41.(10分)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1),完成(1)~(2)小题。
(1)区域C所在的干湿地区与对应的天然植被是 。
A.半干旱区一草原
B.半湿润区一森林草原
(2)图中区域B与区域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 年等年水量线相吻合。
A.200mm
B.400mm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图2),完成(3)~(4)小题。
(3)两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4)“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路线1: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
B.路线2: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好客敬酒的藏族人民
(5)下列关于宿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景点有三台山森林公园、太湖湿地、马陵山景区等
B.位于华北平原、暖温带
42.(10分)读“长江略图”(图1)和“黄河略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长江、黄河的分水岭①是 。
(2)图1中位于宜昌以上的河段是长江上游,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A代表 水利枢纽;图2中位于河口以上的河段是黄河上游,流经有“塞上江南”之称的② 平原。
(3)长江中游流经“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容易形成 灾害,因此要重点治理,黄河中游流经图2中的甲 (地形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因此要开展 综合治理。
(4)长江下游流经江苏省和图1中的C (省级行政区),最后注入 海。
第二部分生物(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8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和氧,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由以下哪三部分组成的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 动脉、静脉、心脏
C.血管、心脏、血液 D.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血液
2.关于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②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 ③红细胞里无血红蛋白 ④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 ⑤红细胞是红色 ⑥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⑤
3.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灯后,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又能看清部分物体的轮廓。视觉发生这种变化,与眼球哪个结构的调节有关
A. 角膜 B. 巩膜 C. 瞳孔 D. 视网膜
4.2023年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型血患者可以输入少量O 型血 B. A 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AB 型血
C.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 每次献血 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骨、关节、骨骼肌的关系的是
6.小王同学发烧到医院检查,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过高,医生会告诉他
A.你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 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了,需要一些消炎药
C.你血糖低,要喝点葡萄糖水
D. 你贫血了,应该多吃些含铁的食物
7. 眼是人体观察事物形成视觉,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一双明亮的眼,你可以看书、看电视,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 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C. 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D.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8.心脏是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右下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①—④代表心脏的腔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左心房 B.心脏壁最厚的是④
C. 体循环起始于③ D. 与主动脉相连的是②
9.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重要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
A. 大脑 B. 小脑 C. 脊髓 D. 脑干
1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中的“脉”所指的血管是
A.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血小板
11.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在珠峰架设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登峰前,队员在高原上进行了长期的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2.如图为显微镜下人的血细胞示意图,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 DNA,应选择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其构成是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 血浆、红细胞
C.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 血浆、血细胞
14.人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没有神经系统,你就看不到美丽的大千世界,听不到身边发出的任何声音,感觉不到疼痛,也无法进行思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灰质
C.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D.“憋尿”现象说明人的大脑皮质对脊髓有控制作用
15.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 肾 C. 心脏 D. 毛细血管
16.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 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C. 是通过血液来运输的 D. 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17.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运动场上,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球投篮;健身房里,我们能够舒展健美的舞姿。人体通过运动系统来支持身体和完成各种动作,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 关节、骨骼 B. 骨膜、骨质、骨髓
C. 皮肤、骨骼肌、骨 D.骨、骨连结、骨骼肌
18.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场所。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④③⑤构成
B. 血液流经④滤过到③内的液体称为原尿
C.①和②内流的血液都为动脉血
D. 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定是由肾小球病变引起的
19.人体具有许多不同的反射活动。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行人看见红灯会主动停下脚步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听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D. 切洋葱时流眼泪
20.右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闭嘴捂耳,以避免损伤耳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1.对于人体来说,体内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下列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 大脖子病、坏血病、佝偻病 B. 肢端肥大症、甲亢、脚气病
C. 呆小症、侏儒症、巨人症 D. 呆小症、坏血病、夜盲症
22.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聚多了,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两条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
A. 尿素、葡萄糖、无机盐 B. 水、尿素、无机盐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D. 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23.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构成。肾单位包括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 肾小球和肾小管
C. 肾小体和肾小管 D. 皮质和髓质
24.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多,有利于生长发育。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A. 垂体 B. 胸腺 C. 胰岛 D. 肾上腺
25.血液流过某器官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明显减少,该器官可能是
A. 心脏 B. 肾脏 C. 肝脏 D. 小肠
26.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睾丸、胰岛、肾上腺、唾液腺 B. 垂体、性腺、 甲状腺、汗腺
C. 胰岛、睾丸、垂体、甲状腺 D. 泪腺、胸腺、胰岛、甲状腺
27.神经细胞是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下图中表示细胞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狭窄多是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导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中应少吃的食物是
A.高脂肪类食物 B. 高蛋白食物 C. 低糖类食物 D. 低盐食物
29.如右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B.若④处受伤,刺激①处时,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C.⑤是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30.张华乘车时经常会“晕车”,与“晕车”有关的结构是
A. 前庭和半规管 B. 鼓膜和半规管 C.前庭和鼓膜 D. 前庭和胃
31.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循环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有
A.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B.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32.医护人员常选择三角肌作为肌肉注射的部位。下列关于三角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三角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 B. 三角肌的中间是肌腹
C. 肌腱属于结缔组织 D. 肌腹完全由肌细胞构成
33.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34.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情况是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35.下列不属于躯干骨的是
A. 胸骨 B. 肋骨 C. 股骨 D. 脊柱
36.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养成用眼卫生习惯的行为是
A. 长时间看手机屏幕 B. 长时间使用电脑
C. 在光线过强的环境中阅读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37.人体各处骨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如图是长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骨密质 B.②是骨松质
C.③中的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D.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都是关节
38.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是一种
A.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社群行为 D. 繁殖行为
39.血液循环过程中,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A.肺动脉 B. 心脏
C. 肺部毛细血管 D. 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40. 每到盛夏,蓝蓝的天空中总有蜻蜓飞舞,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经常用尾部接触水面,即“蜻蜓点水”。这是蜻蜓的哪种行为
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觅食行为
二、综合题(本部分包括3题,第41题每空2分,第42~43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4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广大学子借助网络平台,在“空中”学习。
(1)网络直播教学时,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在 上形成物像。
A.视网膜 B. 晶状体
(2)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如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 ▲ 凸度变大,形成近视。
A. 玻璃体 B. 晶状体
(3)近视可以通过佩戴 ▲ 进行矫正。
A.凸透镜 B. 凹透镜
(4)听课过程中,感受老师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中。
A. 耳蜗 B. 前庭
(5)空中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当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属于 反射。
A.非条件 B. 条件
42.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要用 的纱布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呼吸。实验时用 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2中的 (填序号)。
(3)图2中, ▲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它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 ▲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43.下面是人体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和④共同组成的结构名称是 。⑤的结构名称是 。
(2)图中③的结构名称是 ,其内有 能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
(3)运动时如果用力过于猛烈,会造成①从④中滑脱出来,这种现象称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