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一、核心素养(一)化学观念探究铝和铜、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学习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二)科学思维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四)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二)教学难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三、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砂纸等。四、教学过程 【课程回顾】什么是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导入新课】除了通过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之外,还有其它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吗 【温故知新】请同学回想一下将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何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变成浅绿色通过这个反应现象可以说明: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播放实验视频)【实验步骤】(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活动性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的蓝色慢慢变浅 2Al+3CuSO4=== Al2(SO4)3+3Cu Al>Cu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Cu>Ag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l>Cu【思考与交流】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属于哪种反应类型?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记忆技巧】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每五个一组,按顺序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也可使用谐音口诀记忆: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成和科学研究,它可以给我们一下一些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总结】氢前可换氢,前金换后金,化合物可溶,钾、钙、钠除外Fe在此类置换反应中,生成Fe2+【教学拓展】1.金属与酸反应:酸不能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硝酸等,也不能为酸性太弱的碳酸(H2CO3)。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化合物必须能够溶于水。由于K、Ca、Na金属活动性太强,会先和水反应,所以K、Ca、Na不能从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其后面的金属。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金属活动性的一般方法。(1)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反之金属活动性越弱。(2)金属能否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思考与交流】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Fe +CuSO4===Cu+FeSO4【课堂小结】五、作业目标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2.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六、板书设计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一、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