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一、核心素养(一)化学观念1.通过观察、刻画、触摸等方式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2.初步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二)科学思维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2.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由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并进行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描述有关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让学生认识金属的性质对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难点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表面皿、镊子、量筒、胶头滴管、砂纸。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还需要的实验用品:表面皿、镊子、量筒、胶头滴管、砂纸。四、教学过程【课程回顾】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汽接触。【实验目的】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表面皿、镊子、量筒、胶头滴管。【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观看实验视频)【提出问题】镁、铝、铁、铜这几种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探究一下吧。【实验步骤】1.金属的物理性质用砂纸分别将镁、铝、铁、铜打磨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金属材料 镁 铝 铁 铜颜色和光泽 银白 银白 银白 紫红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金属材料 铜片和铝片 铜片和黄铜片硬度比较 Cu > Al 黄铜> Cu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将金属铜(或铝)接入电路中,如果灯泡亮,证明金属能导电(有导电性)。【实验结论】镁、铝、铁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而铜是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铜片的硬度比铝片大,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小灯泡发光,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2.金属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呢?【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铜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2)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金属 现象镁 迅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铝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锌 很快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铁 缓慢反应,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铜 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论】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气体能被点燃,是氢气;铜片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想一想】可以利用什么反应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铁>铜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铜>银【结论】铁>铜>银【问题与交流】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的金属铁片是银白色的,而铁粉却是黑色的,其实这是个光学问题,因为铁粉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而铁片的晶体结构呈几何形状,因而铁片将一部分可见光反射了出来,显示银白色;铁粉没吸收完的光却被漫反射,能够进入人眼的可见光少,所以是黑色的。作业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2.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比较铜、铁、银的活动性强弱。五、板书设计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且具有导电性;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