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核心素养(一)化学观念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通过亲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二)科学思维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科学探究与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这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实验中探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乐趣。2.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制好一瓶溶液使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二)教学难点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三、教学过程【实验目的】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实验步骤】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计算: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6%=3 g,水的质量为50 g-3 g=47 g,利用密度公式将水的质量转化为体积47 mL。(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 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3)量取:用量筒量取47 mL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6%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 g/cm3)的质量为50 g×3%=m×6%,m=25 g,溶液的体积为=24 mL;水的质量为50 g-25 g=25 g,即25 mL。(2)量取:用量筒量取24 mL6%氯化钠溶液和25 mL水,倒入烧杯中。(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观看实验视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混匀;④装瓶贴标签。【问题与交流】1.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称量前先调零和调平;氯化钠不得与托盘直接接触,在两个托盘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将氯化钠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时,氯化钠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等等。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读数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例如在给农作物或树木喷施农药溶液时,农药溶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农药溶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因此在配制溶液时,必须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知识归纳】1.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称量开始时,未调平衡,指针偏右;量水时,俯视读数;倾倒液体时有少量洒到了烧杯外面。2.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往烧杯倒食盐时,少量食盐洒出;量水时仰视读数;溶解时,所用烧杯中有水;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使用了游码)。作业目标分析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设计方案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五、板书设计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混匀;④装瓶贴标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