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写道:“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人的精神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在这句话中,马克思强调了鸦片走私的危害是( )A.摧残人们的身心健康 B.威胁到政府财政C.导致清政府政治腐败 D.削弱军队战斗力2. 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自主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3. 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著名作家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这位上尉认为,“此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 这次“远征行动”的表现有( )A.割占香港岛 B.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C.攻占威海卫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4.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治通鉴》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5.下边示意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6. 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比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 ”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培养了近代化的人才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沿海地区受到列强的窥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解决危机采取的措施有( )①收复新疆 ②设置新疆行省 ③筹建新式海军 ④建立台湾行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清朝末年,一位中国工人进入日本人在杭州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洋务运动中9.曾有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失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D.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10.“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歌谣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 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C.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D.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1.有一座城市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有着“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A.武汉 B.南京 C.南昌 D.杭州12.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首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 )A.清朝宣统皇帝被迫退位 B.清王朝统治日趋衰落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2023年9月底杭州亚运会举行期间,共有3.76万“小青荷”志愿者参与其中,包含了通用志愿者以及语言、竞赛、礼仪、升旗手等专业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336万小时,他们用爱心、自信和微笑,向世界展现了亮丽的中国形象。据此回答13—14题。13.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表现启示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应该(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从小树立远大理想C.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D.经常进行自我反思14.青年学生参加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能够帮助他们 ( )①亲近社会,奉献社会 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获取丰厚的酬劳 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抖音的出现,让许多普通人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活跃了生活,但也有一些人借这个平台传播不当言论。这反映了(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网络上发视频可以赚钱,不管什么内容③网络虚假的,应该主动远离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6.为营造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某校八(1)班举办了一场“原来我的同学这么棒!”主题班会。这个班会主题说明尊重他人需要( )A.积极帮助他人 B.平等对待他人C.理性包容他人 D.学会欣赏他人17. 城市交通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一条斑马线承载者城市交通的安全与规范礼让,斑马线“让”的不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更是“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文明。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A. 文明有礼是社会关系的基石 B. 司机的文明行为决定了国家的形象C. 文明有礼能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 D.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18.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所挂的对联为:“你吃得放心,我赚得安心。你吃得长寿,我赚得长久。”这副对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 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 ② 经营者只要讲诚信,就能成功③ 诚信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④ “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19.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20.校园暴力会给受害者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遏制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 ( )①明辨是非,不交损友 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③严厉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④面对非法侵害,既要机智灵活与其斗争,又要善于求助和依法维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4分)材料一:1839年中国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我们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1) 材料一中的“中国这场运动”、“战争”分别指的哪两个事件?(2分)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3分)材料二: 下午一时,战争开始,“扬威”“超勇”两舰先后沉没。管带以下俱亡。“致远”作战勇猛,受到重伤,弹药将尽……下午五时三十分,战斗结束,中国失去四舰,死伤一千余人……此为中、日海军的主力战。从此日本陆军可自由进向朝鲜半岛,深入辽东,威胁北京。——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2)材料二中指的是什么战争?(1分)列举战争中的一位民族英雄。(1分)通过此战后的条约,日本割占中国哪些领土?(2分)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3)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1分)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22.在近代化的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2分)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口号是什么?(2分) 请列举该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各一例。(2分)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曾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2分)材料三 1895年,北京1 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也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3)材料三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1分)促使举人们要求变法的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四:(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何不同?(2分)23.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阅读相关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0分)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摘编自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2分)材料二:某学者撰文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做疯子。 ……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摘编自《吴玉章文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列举两项孙中山在1912年的相关事迹。(2分)请用一句话对孙中山做出评价。(1分)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0分)安徽某车站,高铁即将发车,有位乘客扒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理由是她的同伴还未进站。无独有偶,四川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嫌司机车速较慢,自己即将迟到为由,上前抢夺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上货车,多名乘客受伤。甲网友评论:有人扒高铁门,有人抢方向盘,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有没有?乙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关系密切的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1)结合材料谈谈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分)(2)乙网友说“规则与自由就像关系密切的孪生兄弟。”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5分)(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3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4分)材料一:崇尚、学习、捍卫英烈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有个别人却在网络平台通过嘲讽、歪曲、丑化等形式诋毁英烈。网络用户许某在网络平台发布侮辱烈士内容,阅读次数达9万多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许某侮辱、侵害烈士名誉、荣誉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许某有期徒刑七个月。(1)请回答: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分) 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3分)(2)网络信息丰富无比但又良莠不齐,你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3分)材料二: 某校八年级同学小明经常旷课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没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东西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15岁的一天,为了“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3)材料二中,小明的哪一行为属于犯罪?(1分)为什么?(3分)(4)小明的经历令人痛心。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自觉预防犯罪?(3分)2023第一学期八上历史与道法期中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AABCD BDBDD ACACC DCDBB二.材料阅读题(5大题,共60分)21题(14分)(1) 运动:虎门销烟(中国的禁烟运动)。(1分) 战争:鸦片战争。(1分)观点:不同意。(1分) 理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2分)(2) 甲午中日战争;(1分) 邓世昌、左宝贵、丁汝昌等(任一人物得1分)割占领土: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2分)(3) 《辛丑条约》;(1分)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4) 启示: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写出任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可得分)22题 (12分)(1) 口号:自强、求富 (2分)例子:(军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任一例得1分)(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任一例得1分)(2)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2分)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分)(3)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1分)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分)(4) 洋务派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而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23题(10分)(1)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分)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分,写错一个扣一分)(2)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3)相关事迹: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任意两项得2分)评价: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意思相近即可,2分)24题(10分)(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分)(2)认同此观点 (1分)理由: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分)(3)我们每个人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分)25题(14分)(1) 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分)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等。 (任意三点得3分)(2) 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向家长或老师求助等。 (任意三点得3分)(3)小明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1分)该行为具有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该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3分)(4)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任意三点得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docx 八上历史与道法期中测试题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