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社会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A C C B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A D B A A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21.(1)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①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和陈化成英勇抗击英军,壮烈牺牲;③太平天国运动;④甲午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殉国(清军将领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⑤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⑥义和团运动。(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3)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2分,言之有理即可)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国家。(1分,言之有理即可)22.(1)①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②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1点1分。共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分)(2)变法图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分)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思想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23.(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分)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2分,写出任意1点即可)(2)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2分)(3)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任意写出2点即可)24.(1)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分)(2)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②1924年开始同国民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③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④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⑤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⑥1927年,毛泽东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分,任意3点即可)(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分)(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要从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要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2分,写出任意2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5.(1)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4)爱国,不怕牺牲,精诚团结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6.(1)重庆谈判。(1分)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1分)(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3分)(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社会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840年,英国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推翻清政府 B.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商船被袭击 D.占领香港岛2.1856年10月,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C.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D.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3.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4.“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上述现象的出现,与马关条约的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割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5.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6.历史学习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右图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7.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以下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 )A.成立强学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C.创办《新青年》 D.创办黄埔军校8.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①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文件限制袁世凯独裁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C.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0.胡适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维新与变法 B.民主与科学 C.自由与平等 D.自强与求富11.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5月4日,学生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B.商人市民纷纷响应C.中共发挥领导作用 D.青年学生充当先锋12.读党史,学党史。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实现共产主义 D.打倒军阀13.右图所示学校创立的历史背景是( ▲ )A.辛亥革命取得胜利B.五四运动的开展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D.国民革命的胜利14.在“学习党史”活动中,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搜集资料,对中国共产党某一段历史进行专题研究,制作了如下展板,这一展板的主题应是( ▲ )A.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人民军队的名称沿革15.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6.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有一群东北作家流离失所,他们创作了一批家乡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俄国大肆侵略东北17.照片记录历史,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冀中回民支队 平型关伏击日军 纽约华侨捐赠救护车 台儿庄保卫战A.中国军民的全民族抗战 B.国民党军队的浴血奋战C.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8.194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颁布《恢复台湾同胞国籍令》,规定“台湾人民自1945年10月25日起,应即一律恢复我国国籍。”这一规定的历史依据是1945年( ▲ )A.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苏联政府对日宣战C.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D.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自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到1948年底,解放区约1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有利于(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解放战争走向胜利C.工农红军胜利会师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20.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下列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有( ▲ )①公车上书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五四运动爆发 ④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结束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21.(1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饱经屈辱,勇于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如右图A段所示:1840年 1900年(1)请你写出“开始下降”和“降到谷底”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在A段,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勇抗争,请举出三例。(3分)(4)从A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3分)22.(10分)中国近代史上,一批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中国近现代史》上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有哪些?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分)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材料二中“新学家们”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经过庚子(注:1900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后,……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节选(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3.(10分)回望五四运动,感受中国人觉醒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及其口号。(4分)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2分)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24.(10分)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我们党一路走来,筚路蓝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渡江战役(1)分析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尝试为党在1919年至1949年的发展历程设计一个主题名称。(3分)材料二: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找到并走出了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刘靖北《走出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2)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史实,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的。(3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为例,说明材料三中的的观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25.(10分)抗日战争,可歌可泣,勿忘历史,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1)材料一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见右图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2分)材料三: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美国前总统罗斯福(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体现出了哪些可贵精神?(2分)26.(10分)某校八年级(2班)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要举办一次“人民解放战争”为主题的展览,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素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说的历史 图1 图2 (1)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最后达成了什么成果?(2分) (2)图2反映了解放战争中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意义是什么?(3分)伟人的话语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社会试题卷.docx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