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10月月考理综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10月月考理综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4.同学1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做出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上方,说明石蜡密度大于水
(10月月考)
B.燃烧的现象主要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理科综合
D.燃烧时冒出的黑烟是蜡烛蒸气冷凝的固体小颗粒
注意事项:
5.下图展示的是某实验室药品柜中的药品陈列,存放药品所选择的仪器及方式正确的是
1.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化学堵言一第二单元,物理第13-15章第2
片行帝面向上
节完。分I卷和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采用网阅形式阅卷,请将答题信息与答题过程在配套的答题卡上完成。试卷
一石6


上答题无效。
滴瓶
细口瓶
广口瓶
集气瓶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本试卷配套答题卡的
A
B
C
D
相应的位置里。
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后,对用剩化学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4考波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全部倒人废液缸中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人下水道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物质加热的实验,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化学(人教)部分(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H-1C-12C1-35.5Ag-10BNa-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A.熄灭酒精灯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C.加热固体药品
D.加热液体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8.根据实验选择实验试剂和仪器是初中化学必备实验技能,下图是李涵同学设计的测定空
1.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下面是班主任老师对初三同学的开学精
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神寄语,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实验结束后左测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1”刻度处

2.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D.相比课本中红磷燃绕实验,该实验的优点是环保
A.开发新能源
B.合成药品“布洛芬
9.实脸室选用了如下几套发生装置制氧气。在气密性检查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C.研究新材料
D.杂交水稻嫁接技术
度不变
3.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勇莽高峰、敢为人先,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发现元素周期
律的是
A
0
10.某兴趣小组对某加蒋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它条件相同,不
阿伏花罗
门捷列夫
拉瓦锡
同水温下,测得这种加酶(酶在去遗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遗所需的
道尔顿
A
B
C.
D.
时问,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理科综合第1颈(共12页)
理科综合第2页(共2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10月月考)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7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A D A B B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分)
三、生活、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 2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17分。)
【化学与生活】
21. (1) 易燃,易发生火灾 与凹夜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偏小
(2) 化学性质 安全,无污染(合理即可)
84消毒液/红药水/碘伏/碘酒(合理即可)
(3)保护皮肤 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缓慢氧化 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都放热(合理即可)
【化学与技术】
22.(1)沸点 (2)淡蓝
(3)混合物
作保护气/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合理即可)
(4)
(5)空气来源广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 1个小题。每空 1分,共 6分。)
23.(1)液体 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必须全部列出)
推进效率高,点火简单、维护方便。
(2)化学
(3)密封保存,防止泄漏
(4)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可以引用,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书写)
五、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 1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9分。)
24. (1)
/ /
, 化合反应
水/细沙
(2)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 /

(3)21%。 (4)炼钢/气焊/航空航天(写一条即可) (5)剧烈。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18分。)
25.【实验用品】玻璃片
【实验步骤】
①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
【反思评价】(1)先将瓶中盛满水,从 b端向瓶中缓缓吹气,直至瓶内的水全部从 a端排出。
(2)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瓶口(写一点即可)
(3)氧气
(4)同一可燃物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26.
任务一:【讨论交流】运城,小,呼吸道疾病
任务二:【调查研究】居民区/公路边/大型商圈/工业园区等(写一种即可)
【反思评价】降尘/增加空气湿度
任务三:【背景研究】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种即可)。
【进行实验】实验结论:本地空气含有 SO2
【归纳总结】 ,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任务四:【成果分享】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物理(满分 80分 )
参考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A D C A B B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答案】C
【解析】本题以春、夏、秋、冬四季常见景色现象,从中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分子运动和
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注意分子运动和物体运动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是看得见的。
柳絮、细雨、雪花都是看得见的,这都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ABD不符合题意。丹桂飘香,是
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生物体内水
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 A正确。
13.【答案】B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解析】塑料笔杆、透明胶带、方块橡皮都属于绝缘体,不易导电,只有金属直尺是导体,接入电路中时
能使小灯泡发光,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A.开关断开,灯泡和保护电阻串联能够发光,开关闭合,灯泡被短路不能发光。故 A 符合题意;
B.开关断开灯泡不发光,开关闭合灯泡发光。故 B 不符合题意;
C.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灯泡都发光。故 C 不符合题意;
D.开关断开,灯泡与保护电阻串联能够发光,开关闭合造成电源短路。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水球制作的“乒乓球”被牢牢粘在球拍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 D。
16.【答案】C
【解析】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方
式相同,故选C。
17.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故 A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
D.往复拉动活塞,桶壁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桶壁发热内能增加的,故 D 不
符合题意;
故选 A。
18.【答案】B
【解析】煮茶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 A 错误;茶水煮沸时,达到沸点,根据液
体沸腾特点,继续给茶加热,水温不变,但茶水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 B 正确;茶壶盖在不停地
跳动,是水蒸汽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错误;茶壶里放入茶叶,过一会儿整壶水都变成了
茶水,茶叶未发生扩散,故 D 错误。
19.【答案】B
【解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所以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故 A错误;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 B
正确;内陆沙漠地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变化较大,所以昼夜温差大,故 C 错
误;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时,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的温度变化相同即可比较,故 D错误。
20.【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由Q cm△ 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与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吸
收的热量更多,因此用水循环来降低汽油发动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故 A错误;发动机在工
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生在压缩冲程,故 B错误;利用动态润滑控制技术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故 C错误;集成式进气为发动机提供的燃料与助燃气体增多,
使燃燃料可以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所以 D正确;
七、实验探究(本大题共 5个小题,27 小题 7分,28 小题 4分,29 小题 4分,30 小题 6 分,
31 小题 3分,共 24 分)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27. 【答案】(1)自下而上 秒表
(2) 质量 加热时间
(3) 水 2.1×103
(4) 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水得比热大,所以在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
变化较慢,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秧田里的温度较高,不至于引发冻害,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解析】
【详解】(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要完成该实验,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中所示的器材,确
保器材一次调试到位。 实验中要记录加热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
(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并
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实验中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的。
(3)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吸收的热量多;当水和煤油都升高到 60℃,
Q
水的加热时间时煤油的 2倍,即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 2倍,由于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根据 c 可
m t
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 2倍,故煤油的比热容为
c 1 1油= c 4.2 10
3J/(kg·℃)=2.1 103 J/(kg·℃)
2 水 2
28. 【答案】(1). 甲、乙 温度计示数
(2)C
(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或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解析】
【详解】(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初始温度、质量相同,通
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应使用相同的烧杯,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烧杯中应加热同一种液体,且液体的
初始温度、质量相同,故 C错误,符合题意。
29. 【答案】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 正 由 B到 A 变小
【解析】
【详解】(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中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由于失去电子玻璃棒带正电;
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棒将带负电的验电器 A与不带电的 B连接起来,带负电的电子由用电
器 A转移到 B,所以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为由 B到 A。验电器 A电荷量减少,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小。
30.【答案】(2)①初温

时间(s)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砂锅外壁温度/℃
铁锅外壁温度/℃
(3)铁锅
(4)不可行 不好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31. 【答案】(1).红墨水,两个相同的杯子,热水,冷水
(2)分别往两个杯子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扩散
速度,最后会发现热水先变红
(3)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1)要探究“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需要改变温度,其它因素控制相同,所以需要用到
两个相同杯子,红墨水来观察热运动快慢,热水和冷水来改变温度。
(2)该实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水温,所以要往两个相同的杯子倒入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滴
入相同体积的红墨水,通过观察红墨水的扩散速度来探究实验,会发现温度高的热水里面红墨水扩散速度
快。
(3)通过实验现象温度高的热水里面红墨水扩散速度快,得出结论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
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慢。
八、综合应用(本大题共 8个小题,32、33、34 小题各 2分,35、36 小题各 4分,37 小题
6分,38 小题 6分,共 26分)
32. 【答案】 无规则运动 热传递
【解析】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食
物烤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33. 【答案】 吸气 废气带走的大量的热、热机部件间的摩擦大、燃料不充分燃烧。
【解析】
由图可知,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该冲程是吸气冲程。热机效率较低,主要原因
有①废气带走的大量的热;②热机部件间的摩擦大;③燃料不充分燃烧。
34.【答案】 做功 内能
35.(4分)【答案】
36.(4分)【答案】
答:当小红从塑料滑梯滑下时,通过摩擦做功的方法使机械能转化为臀部的内能,使臀部的内能增大,温
度升高,所以感觉到自己的臀部发热;小红的头发“炸毛”,这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头发带了电,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会“炸毛”。
37. 【答案】
(1)无生水混合,无需保温耗电,安全、环保、快捷(合理即可);热传递………………(3 分)
(2)由饮水机的入水流量为 2.0L / min可知,每分钟加热水的体积:
V 2.0L 2.0 10 3m3 ,……………………………………………………………………………(1分)
m由 可得,水的质量:
V
m V 1.0 103kg / m3 2 10 3m3 2kg,………………………………………………………(1分)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水吸收的热量:
Q吸 c水m t2 t1
=6.72×105J…………………………………………………………………………………………(1 分)
38. 【答案】(1)15m/s;(2)40%
【解析】
解:(1)一辆载重汽车保持输出功率为 60kW不变,在水平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是 4000N,
根据二力平衡,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阻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汽车的牵引力
F f 4000N………………………………………………………………………………(1分)
根据
P W Fs Fv…………………………………………………………………… (1分)
t t
汽车的行驶速度
v P 60 10
3W
15m/s………………………………………………………… (1分)
F 4000N
(2)每小时汽车做功
W=Pt=60000W×3600s=2.16×108J…………………………………………… (1分)
每小时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
Q=mq=15L×3.6×107J/L=5.4×108J……………………………………… (1分)
发动机的效率
W 2.16 10
8 J
8 40%…………………………………………………… (1分)Q 5.4 10 J
答:(1)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15m/s;
(2)发动机的效率为 40%。
{#{QQABIQSEggAgAgAAAAgCUwGwCEIQkBECACoGBEAMoAAAwA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