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 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 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11课《别伤着自己》 第1课时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 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知道居家安全的一些做法。 2.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能会伤着自己,能做到远离危险行为。 3.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成人。 4.初步形成居家安全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标摘录 1、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 2、观察发现身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准确地判断分析,保护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具有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具备勤俭节约的意识。爱护大自然(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三、课标分解 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看看家里可能有什么危险发生,怎么做才安全,知道居家安全的一些做法。 2.通过实际生活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学习防范危险,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教材分析 《别伤着自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11课。本课教材编写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让学生明白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别伤着自己》一课,由板块一“在家会有危险吗?”;板块二“危险是怎么发生的”;板块三“发生了危险怎么办”组成。三个话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从认识到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发生了危险怎么办?让学生找到避免危险出现的方式以及出现了危险怎么解决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差,加上长期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使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家里看似很安全,其实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学生难免会受到意外伤害。经过学习体验和测试,本班学生60%防范危险的意识比较强,40%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遇到危险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培养他们基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 2.初步形成居家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评价任务 本课时的大情境大任务: 1.评价任务一:(对应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说出家庭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知道居家安全的一些做法。 2.评价任务二:(对应学习目标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说出遇到意外受伤时的解决办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家中可能存在危险各种情况的图片。 2.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各种生活意外图片、意外处理方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 1.导入: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2.打开课本44页、45页。我们一起走一走迷宫棋,他们的做法是否安全 (出示课件) 3.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 预设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 他(她)是怎么做的 这样的做法安全吗 容易发生什么危险 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给他(她)提提建议,帮帮他(她)。 教材内容提示: (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什么味道呢 (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 (4)我的手的擦干净了,插座能动吗 (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 (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 (7)我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我想把碎玻璃捡起来。 4.你在迷宫棋当中学到了哪些避免危险的好办法 假如你也在家里遇到这些同学的事情,怎么做才安全呢 (出示课件) 5.我们为什么要向大人求助 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6.学生讨论,说说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面对大人专用的或自己不了解的物品时,…… 在家里做手工时,…… 使用家用电器时,…… 在家里玩游戏时,…… 使用高处的物品时,…… 不小心打碎东西时,…… 7.家中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 怎样做才安全呢 8.在书中的留白处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样是否安全。(出示课件) 小结:原来,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家里,存在着这么多的危险啊,在这里要表扬大家──火眼金睛,像孙悟空一样,一下子就找到了危险的行为,并且说出了原因,找到了正确的做法,你们真棒! 通过实际生活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学习防范危险,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活动二: 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 1.师:“同学们,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 是不是因为不小心而受过伤呢 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 2.学生小组交流。 3.教师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如果不小心,也会让自己发生危险的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说出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知道居家安全的一些做法。
活动三: 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1.教师提供情境故事: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2.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不注意安全,发生危险的经历,小组内模拟表演自己在家受到的意外伤害,家人的心情与处理方式。 3.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经验,尝试总结自己伤着自己之后,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和烦恼。 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少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給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所以,即使我们在家里进行各种活动时,也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遭遇伤害。 通过实际生活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学习防范危险,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活动四: 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 1.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 2.教师出示“家庭安全我知道”的童谣,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大人物品大人用,小孩好奇勿轻动。 手湿不摸电开关,时刻小心电老虎。 剪刀锋利不乱放,使用工具手指忙。 玻璃制品轻拿放,万一碎了防割伤。 不藏柜,易窒息;不登高,不摔伤。 遇到问题会求助,家长帮忙最得当。 总结:我们都爱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但是在家里也藏着一些危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一些家庭生活安全隐患,知道了一些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在做一件事情之间先想一想:我这样做安全吗 养成安全生活的好习惯,防止自己受伤。 通过学习,找到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知道了一些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
板书设计 11 别伤着自己 活动一: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 活动二: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 活动三: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活动四: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
定时定量规范化训练 活动一: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 活动二: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 活动三: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活动四: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
第2课时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 1.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不当做法可能会伤着自己,能做到远离危险行为。 2.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成人。 3.初步形成居家安全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标摘录 1、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 2、观察发现身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准确地判断分析,保护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具有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具备勤俭节约的意识。爱护大自然(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三、课标分解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可能会伤着自己,能做到远离危险行为;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成人;初步形成居家安全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材分析 《别伤着自己》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一课。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注意家庭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本课关注的是学生的居家安全。 《别伤着自己》一课,由板块一“在家会有危险吗?”;板块二“危险是怎么发生的”;板块三“发生了危险怎么办”组成。三个话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从认识到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发生了危险怎么办?让学生找到避免危险出现的方式以及出现了危险怎么解决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关注危险的意识与能力较弱,不能够主动发现危险并避免危险,需要更多的提醒与督促。经过学习体验和测试,本班学生70%防范危险的意识比较强,30%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不知道如何避免发生危险,22%的学生对发生了危险以及自己受伤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2.能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
评价任务 本课时的大情境大任务: 1.评价任务一:(对应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说出各种可能伤到自己的不当做法。 2.评价任务二:(对应学习目标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说出遇到意外受伤时的解决办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学会求助成人。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可能伤到自己的不当做法以及遇到意外受伤时的解决办法。 2.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各种生活意外图片、意外受伤时的处理方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被咬伤真危险 1.听故事:教师出示情境图,讲讲“我和小狗”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讨论:这个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想法对不对 错在哪 3.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没有类似被身边的小动物弄伤的事情 4.提问:我们怎样和家里的宠物进行安全的活动,避免危险呢 5.小视频:了解各种家庭宠物的生活习性和卫生安全。 小结:小猫小狗等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喜爱它们,还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另外和它们在一起,我们要特别当心,保持距离,不伤害它们,确保自己安全。 让学生了解并说出各种可能伤到自己的不当做法。
活动二: 家中危险真不少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提问:这些同学容易发生什么危险 (被仙人掌扎伤、翻护栏、爬窗户等)怎样避免这些危险 (出示课件) 2.还有哪些行为会伤着自己 最近自己是否发生了危险 是怎么发生的 小结:家中的危险可真不少。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学会避免这些危险。 让学生善于发现家中的危险
活动三: 受伤了怎么办 思考:受伤了怎么办 (出示课件) 讨论:结合课本47页的烫伤图和割伤图,学生交流谈论,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样处理呢 小结:安全小贴士(一) (1)如果被开水烫伤,先用凉水冲洗伤口,给皮肤降温,减少疼痛;然后赶紧找家长帮忙,严重的话,及时去医院治疗。 (2)当我们遇到小的擦伤、划伤时,通常,有的特别小的伤口可以自己愈合;有的则需要我们先用清水清洁伤口,然后涂上碘酒或者贴上创可贴(也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手帕等)就可以了。 (3)当我们扭伤时,虽然很疼,但不能揉,揉会造成出血。可以用冰袋冷敷,然后由家长带到医院检查是否骨折。 安全小贴士(二):一旦被小狗小猫咬伤或抓伤,无论伤口是大还是小,一定要尽早告诉家长,先用肥皂水洗一下,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否则,一旦感染上狂犬病毒,就会有生命危险! 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成人,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四: 我当自护小医生 1.过渡: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会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处理,就会对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出示课件) 2.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分组展示自带药品,并两两一组,互相介绍这些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示范:教师选出最常见的几种药品,向学生介绍其作用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4.小组活动:学生课上练习小伤口(如小的擦伤、划伤、流鼻血等)的处理方法。 小结:我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自护药品,并且学会了处理小伤口的办法,这样,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也能当好自护小医生,很好地保护自己了。但是比较严重的,就要找家长帮忙了。 让学生认识了一些常用的自护药品,并且学会了处理小伤口的办法
活动五: 我受伤,不隐瞒 1.情境故事:放学后,小明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耍。他因逞能而摔伤了腿,疼痛不已。小明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摔伤的事。 2.提问:受伤后怎么办 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就隐瞒情况 小结:当我们受伤时,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因为这样会使我们更安全。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还知道了许多医药常识,学会了处理伤口的办法。不过最重要的,我们要有家庭生活安全意识,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 让学生知道受伤了,要告诉大人
板书设计 11 别伤着自己 活动一:被咬伤真危险 活动二:家中危险真不少 活动三:受伤了怎么办 活动四:我当自护小医生 活动五:我受伤,不隐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