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爱在家人间》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X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课时《爱在家人间》,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体味亲情、爱的碰撞、沟通传递爱,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课已学习的家的意味,对于家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学习家庭亲情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课让家变得更美好做了启下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是提高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必修课。本课不论在教材中还是初中生成长历程中都非常重要。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自身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压力,有时,既渴望父母关爱,享受亲情,又不理解父母之爱,导致矛盾突出,缺乏家庭共建责任意识。本节课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家人之间的亲情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因此主要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在意识上和行动上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及心里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道德修养:体验家人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健全人格:提高对家、对亲情的感悟与理解的能力,感受家庭的美好,有效化解爱的冲突,培育理性平和的人格,培养自己热爱家庭的情感。责任意识:明确“友善”在家庭交往中的要求和落实方法,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懂得感恩父母,达到爱的升华。四、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体味爱、发现爱,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和化解冲突的方法。难点: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五、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学法:(一)教法:1、情景式教学 2、体验式教学 3、案例启发式教学(二)学法: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3、反思提高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家”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展示视频后提问学生:1、通过视频,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2、在家庭生活中,你能感受到这种爱吗?学生自由回答,我进行总结:这个视频很好的表达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爱在家人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导入本节课,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二)新课讲授:环节一:体味亲情之百变大咖秀学生活动:邀请三位同学上台模仿放学回家后推门而入时妈妈对你的反应。教师活动:1.班上邀请三位同学进行即兴表演,然后提出问题:(1)你是否体会到妈妈对你的爱?(2)你是如何理解亲情的?2.引领总结知识点: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感情;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初步感知家庭中的爱,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环节二:体味亲情之“亲情故事会”老师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家庭里的亲情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通过同学们的自述,你能体味到其中的亲情吗?学生活动:结合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谈感受,明白即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但家中的亲情仍在。◆设计意图:通过身边同学的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其不变的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环节三:爱的碰撞之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老师活动:播放视频《小别离》,请学生分小组思考:1.视频中的女孩朵朵为什么会生气?2.当妈妈真的不管她时,说说她的内心是怎样的?3.朵朵与父母争吵后,觉得父母还爱她吗?说明什么?4.为什么我们所想和父母所希望有如此大的差距?学生活动:看完视频后,根据课本p79-p81页内容,思考讨论回答PPT上展示的问题,然后选定小组代表起来汇报讨论成果。老师活动:归纳总结出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①希望父母尊重我们,而面对父母的放手又觉得失落和不安。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的爱,质疑挑战父母权威和经验。③我们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的故事,以学生生活为依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反思自己的言行,为后面爱的反思教育做铺垫。环节四:爱的碰撞之亲子冲突产生的危害教师活动:继续走进《小别离》视频中朵朵家亲子冲突的故事,出示问题:如果朵朵每次和父母产生冲突,都不解决会产生哪些后果?学生活动:思考30秒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亲子冲突的危害。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得出结论:①对自己②对家庭③对社会。◆设计意图:通过刚播放的《小别离》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亲子冲突的危害,明白以后要与父母友好相处,并培养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以及生活反思能力。环节五:沟通传递爱教师活动:小组合作——假如你是《小别离》视频中的朵朵,你会怎么让亲子关系更顺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讨论:1.你是否认同朵朵的处理方式?为什么?2.你认为朵朵与父母的冲突谁应负责?3.你有哪些化解亲子冲突的好方法?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在班上进行分享和总结。教师活动:老师进行引导归纳出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设计意图:运用视频故事创设情境,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亲子冲突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理智解决亲子冲突,并要发挥学生和家长双方作用,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符合国家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教师活动:利用希沃课堂活动功能,设计亲子冲突恰当处理方式的判断活动。学生活动:毛遂自荐上台进行检测◆设计意图:寓教于乐,增强课堂趣味性,巩固本课知识。(三)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活动:自行举手说出学习的收获。教师活动:总结归纳课堂知识要点。(四)情感升华教师活动:告诉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好好与父母相处,把爱真诚的表达出来,请学生写一写对父母想说的话或为父母想做的事,表达对父母的爱。学生活动:认真完成该项任务,真心实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感恩父母。◆设计意图:以爱的表达为主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父母的爱,感恩父母,也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渗透“双减”思想和德育思想,促进学生与家长间的和谐关系。(五)板书设计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知识的高度凝结与反思,所以板书要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七、教学反思本课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运用角色扮演、家庭故事会等多种课堂形式和教学手段,以爱为主线,从亲情开始,以亲情结束,在爱中穿插冲突,使情感层层递进,让学生对亲情之爱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从而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真正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作用,让课堂教学真正基于知识,超越知识,指向价值观教育。本课在讲解重难点时用《小别离》视频贯穿始终,既能体现课堂的系统性,又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一举双得,令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评价,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设,及时进行应对和引导,这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提升。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