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4.了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农民说: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农村人民公社农民说: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原因:吃大锅饭,收入少原因: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松松垮垮劳动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开始农村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目的: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刹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这份大包干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3.开始:4.发展:集体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家庭(农户)承包给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任务生产、经营自主权剩余归自己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表格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有什么变化?5.意义:①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项目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影响公有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发展开始富裕统一分配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公有制没有积极性农业发展停滞、贫穷完成表格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①1950-1952 土地改革②1953-1956 农业生产合作社③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 … …促进… … …促进… …挫伤…阻碍… …促进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5.意义:③推动了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请你说说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材料二“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材料一: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三:20多年前,青岛电冰箱厂(海尔前身)负债147万元,当时企业亏损由国家补贴,所需投资照样可以向国家伸手要,但这样亏下去,国家经济必然大受损失。3、企业亏损严重,国家财政负担重。1、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2、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10——1992)3. 内容:(1)所有制形式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资企业外资企业(2)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开始:(城市为重点)4. 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国有企业国家企业工人管得太多,太死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政企分开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10——1992)5.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大调动了企业 、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包产到户姓“社”姓“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市场经济姓“社”姓“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注:资:资本主义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提出:2.完善: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以后)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年,中共十四大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3.基本特征:第8课4.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1978年1992年21世纪1984年开始农村改革重点城市改革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策调整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模仿苏联的路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改革启示①改革要勇于创新②改革要打破阻力③改革要循序渐进④改革要不断完善改革前 改革后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小结 高度集中扩大自主权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平均主义按劳分配,多种形式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表格(三)企业改革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