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时,F1(YyRr)产生的雌配子有 种,基因型为 ;产生的雄配子有 种,基因型为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F2的基因型有 种,表型有 种,数量比例为 。 2.黄色皱粒豌豆可能的遗传因子类型是 ,绿色圆粒豌豆可能的遗传因子类型是 。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的性状为 ,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的性状为 。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1)实质: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 。 (3)范围: 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 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正确 。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 。 3.对实验结果进行 的分析。 4.运用 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这一科学方法。 【例1】(2024届盐城市合格考)下列能直接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F1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B.F1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F2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D.F2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例2】(2024届南京六校合格考)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有关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占1/6 B.有4种表型C.有6种基因型 D.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一、选择题1.(2024届江苏合格考冲刺)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如果F2共有1 024株,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应有( )A.32株 B.64株 C.128株 D.256株2.(2024届江苏合格考调研)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A.Yy∶rr=1∶1 B.Yr∶yr=1∶1C.Y∶y=1∶1 D.Y∶y∶r=1∶1∶23.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不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正确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4.(2023届徐州市合格考)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种类为( )A.1 B.2 C.3 D.45.(2024届江苏合格考调研)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缺刻叶和全缘叶分别受等位基因W和w、D和d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表型会出现1∶1∶1∶1的分离比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6.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验证 D.实验→假设→验证→讨论7.(2023届徐州市合格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2024届百校联考合格考)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9.(2023届扬州市合格考)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若F2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则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 )A.9∶3∶3∶1 B.1∶1 C.1∶3 D.1∶2∶110.(2024届江苏省合格考仿真)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种类数分别为( )A.8、8 B.6、6 C.6、4 D.8、411.下图表示两个纯种豌豆的杂交过程,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 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F1 黄色圆粒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A.F1的基因型是YyRr B.F2共有9种基因型C.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占5/8 D.F2中绿色皱粒是纯合子12.两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二、非选择题13.(2024届常州三中合格考)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 ,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种配子。 (3)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则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第20课时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考点填空】一、1.4 YR、Yr、yR、yr 4 YR、Yr、yR、yr 169 4 9∶3∶3∶12.YYrr或Yyrr yyRR或yy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3.(1)非同源 非等位 (2)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Ⅰ)后期 (3)有性 染色体二、1.选材(豌豆)2.一对到多对3.统计学4.假说—演绎【典题精练】【例1】B【例2】C 【解析】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纯合子占1/2×1/2=1/4,A错误;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表型为2×1=2种,B错误;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3×2=6种,C正确;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aabb的基因型,D错误。【过关训练】1.D 【解析】F2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4,因此应有1 024×1/4=256株。2.B 【解析】根据孟德尔定律,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因此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Yr∶yr=1∶1。3.B 【解析】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且有易区分的性状,A正确;在孟德尔时代还没有基因这个名词,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豌豆的性状比,是成功的原因之一,C正确;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假说—演绎法,是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4.C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5.C 【解析】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为(3∶1)(3∶1)=9∶3∶3∶1,A错误;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为(1∶1)(3∶1)=3∶1∶3∶1,B错误;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为(1∶1)(1∶1)=1∶1∶1∶1,C正确;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为(3∶1)×1=3∶1,D错误。6.C 【解析】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即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7.D 8.B9.C 【解析】由于9∶7是9∶3∶3∶1的变式,因此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3。10.C 【解析】由于Aa×aa→Aa、aa,Bb×Bb→BB、Bb、bb,所以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后代共有6种基因型。根据Aa×aa→Aa、aa,表型有2种,Bb×Bb→BB、Bb、bb,表型有2种,所以AaBb×aaBb后代共有4种表型,即C正确,ABD错误。11.C 【解析】两个纯种豌豆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的黄色、圆粒分别为显性性状,绿色、皱粒为隐性性状,则F1的基因型是YyRr,A正确;F1(YyRr)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有9种,B正确;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共占3/8,C错误;F2中绿色皱粒为双隐性个体,肯定是纯合子,D正确。12.C 【解析】子代黄∶绿=1∶1,故亲代基因型为Yy×yy;子代圆∶皱=3∶1,故亲代基因型为Rr×Rr。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13.(1)2 (2)DdXaY 4 (3)3/4 1/2【解析】(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Y;该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即DXa、dY、DY、dXa。(3)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DdXAXa,则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1-纯合子=1-1/2×1/2=3/4;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1/3DD、2/3Dd)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基因型及比例是DD占2/3×2/3=4/9、Dd占2×2/3×1/3=4/9,所以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