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教学设计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道德与法治 备课时间 11.28课 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复习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单元 解读 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第三个学习单元。伴随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视野不断开阔,他们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爱国之情不断提升。但是,他们对国情的了解还缺乏针对性。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认识祖国壮丽的山河,了解灿烂辉煌的各民族文化,从而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课 标 要 求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条“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第3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第4条“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共两课,以“知道祖国辽阔,认识祖国壮丽山河,理解地形差异与人们生活关系”,“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交往、和睦相处”构成逻辑主线。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用多种方式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地形的多样,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理解地形差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 情 分 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因此,本节课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系统地学习,形成整体的印象.教 学 目 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知道我国山河壮美,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初步建立关注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识。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预 学 任 务 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上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复习)学习目标1.对第六课所学知识的归纳 总结 2.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前学习任务 对第六课所学知识的归纳 总结.准备课上交流。教 学 过 程 《我们神圣的国土》复习 一、出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三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同学们快速回忆所学知识,按要求整理复习 二、出示学习提纲,学生分组讨论 师:出示学习提纲 认知(是什么) 辽阔的国土 好山好水好风光. 一方水土一方生活.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三个方面整理所学知识 三.分组汇报 分享交流成果: (一)辽阔的国土 师: 从哪些内容中感受到国土的辽阔 小组总结 1.世界的位置 960万平方千米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 2. 国土之广.南北东西相距远(东边日出西边繁星.北穿棉衣南穿纱,) 3.国土对比 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国土面积总和 4.海陆兼备. 海岸线长 四大内海, 陆上邻国众多 5.行政区域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重点了解台湾省的美丽国土(从台湾岛的多个美称和风景中感受资源丰富.风光秀丽) (二).好山好水好风光. 师:从哪些内容感受到山好水好,风光好呢 小组总结 1、五大地形 高山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2、好山: 黄山美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 天山广大 东西南北尽天山 3 好水 长江(第一长河 ) 黄河(古代文明发祥地 摇蓝) 4.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 九寨沟 神农架 石林 文化遗产 故宫 秦陵兵马俑 西湖 双重遗产 泰山 黄山 (三)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小组总结 1、江南丘陵. 茶园 华北平原 农田 生产方式不同 江南水乡 渔业 内蒙古高原 牧场 2.东北天寒地冻- 火墙 火炕 双层玻璃 生活方式不同 江南水乡 →捕鱼 黄土高原 -→窑洞 四.总结发言 情感升华. (情感).(为什么 ) 1.师:从刚才的总结中,你们用哪些词来形容我们的国家 生1.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大 自然风景多 ,自然环境差异大 行政区域多,) 生2风景秀美.资源丰富 (山`水.自然风景区.台湾) 生3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人们生产生活不同 2.师 :从这些词语的表达中,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生 (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山河壮美 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 我们热爱这样的国家) 五.我们在行动. (行为.怎么办) 师;热爱我们的国家 ,我们怎么做呢 (辽阔的国土) 1、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保卫我们每一寸领土。 (好山好水好风光) 2.保护世界遗产;尊重自然 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旅游文明公约我承诺) (一方水土一方生活.) 3、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差异大,我们应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六.指导学生背诵. [复习第六课的设计理念.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把六课的内容分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这三个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复习是一个对知识重新构建的过程.是学生从"认识一棵棵树木到站在高度"看到整片森林"的过程.所以我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条线索将其联系起来.并通过几个大题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背诵和记忆.这样就完成了从一本簿书到一本厚书,再到一本簿书的过程.就如同许多的图书归到图书架里的过程.使知识更加系统,清晰. 那么,为什么要用”认知情感行为"这一线索呢 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教材的显著特点中指出"教材注重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 情 行的关系,凸显教材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教材注重将儿童生活中知、情、行等方面的经验结合起来,促成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教材一方面加深儿童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和认识,另一方面促进儿童通过自主、理性的行动来表达其对生活的情感与认识,最终将儿童生活的知、情、行整合起来]板书 设计 6、我们神圣的国土 (一)认知识(是什么) 辽阔的国土 好山好水好风光. 一方水土一方生活. 1.世界的位置 1、五大地形 2.国土之广 2、好山: 黄山美 天山广大 生产方式不同 3.国土对比 3 好水 长江 黄河 4.海陆兼备. 4.世界遗产 生活方式不同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双重遗产 5.行政区域 (二)情感.(为什么) 幅员辽阔 风景秀美.资源丰富 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山河壮美 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 我们热爱这样的国家 (三)行为.怎么办 (辽阔的国土) 1.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保卫我们每一寸领土。 (好山好水好风光) 2.保护世界遗产;尊重自然 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旅游文明公约我承诺) (一方水土一方生活.) 3、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差异大,我们应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教学 反思指导 教师 意见(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面打印,表内文字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附:课后作业设计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基 础 性 作 业 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祖国辽阔的国土 2.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祖国风景秀丽 3.列举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4、学了这一课,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5. 学了这一课,你觉得爱祖国,我们应该怎么做 拓 展 性 作 业 旅游文明公约我承诺,写承诺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