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部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部分试卷

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复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部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有教无类” B.“以礼治国” C.“因材施教” D.“民贵君轻”
2.唐太宗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了!”与此相关的主要措施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3.电视剧《汉武大帝》让人们了解了汉武帝的文韬武略,其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儒家学说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秦→汉 ②隋→唐 ③元→宋 ④明→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清朝虽然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的历史时期,但它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是其贡献表现的有………………………………………………………( )
①一些地区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当时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
③在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治理西藏 ④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其主要措施有……………… ( )
①设立驻藏大使 ②改土归流 ③册封制度 ④平定叛乱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
①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颁布“推恩令” ③兴办太学 ④组织反击匈奴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D.民族政策的演变
9.科技革命不但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 B.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网络管理员 D.网络管理员—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10.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巴州轮台县等地发生多起暴力事件,不法分子妄图分裂祖国,制造新疆独立。新疆地区正式归入我国版图的是在…………………………… ( )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清朝
11.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 )
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 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下列最能反映图示内容的主题是………………………………………………………( )
A.中西方文明交流 B.维护民族独立 C.中西方政治制度 D.巩固国家统一
13.秦朝的时候,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
A.民主选举 B.贵族世袭 C.皇帝任免 D.禅让制
14.《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15.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在社会巨变中制定了许多法律文件,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其中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1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
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宗教改革 D. 工业革命
20.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最高权力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共60分)
21.(10分)凑够一撮人、不管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与“史上最严交规”的执行都引起了国人的热议。某学习小组以“交通信号灯的变迁”为主题整理了下列资料:
时间
国家
交通信号灯的变迁
1868年
英国
出现世界上第一盏依靠煤气点燃的交通信号灯。警察手握一根长杆子,牵动皮带转换红绿两种颜色:红灯停,绿灯行。
1914年
美国
出现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
1964年
加拿大
第一个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部分国家
出现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应对日益繁忙与恶化的城市交通。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最早交通信号灯出现在英国,与之前该国在经济方面发生的哪些重大变化有关?(3分)
交通信号灯的不断改进得益于近现代的科技进步。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
该小组在研究中形成了下列观点。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3分)
(4)如果以方便行人过马路为出发点设计交通信号灯,请你提供一个设计思路。(1分)
22.(10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引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1)毛泽东的这首词中,提到了中国古代哪些著名的帝王?(写出三个即可,3分)
(2)请举出其中的二位人物所采取的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统治措施。(4分
(3)你认为他们其中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大?并谈谈你的理由。(3分)
(10分)中华文明的发展,既经历过璀璨辉煌、引领世界的时代,也有过停滞落后、奋起直追的岁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com
图 1 图2
(1)以上两幅图分别反映历史上哪两次不同地区间的交往事件?列举两项我国古代对西方文明发展越巳大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4分)www.21-cn-jy.com
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2·1·c·n·j·y
(2)近代中国“进步之花”的盛开,离不开向西方文明学习。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3)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24.(10分)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21·世纪*教育网
(1)用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所遇到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4分)
(2)李鸿章认为造成这一“变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不同阶层对产生“变局”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请列
举两项这一时期探索救国之路的实践加以说明。(4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www-2-1-cnjy-com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
26. (10分)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1863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1872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1895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1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史论需要证据支撑.侧重不同的史实,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中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贬其为“卖国贼”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21教育网
(2)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杜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被贬为“卖国贼”, 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21·cn·jy·com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2分)
2015年中考复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部分参考答案
(10分)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写出三个,3分)
(2)①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推行“车同轨”,大规模修筑道路,开辟交通等。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采纳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解除汉朝北部边患;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等。③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等。(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略。(3分)
(10分)
(1)图 1——张骞出使西域或开辟丝绸之路 图 2——郑和下西洋 科技成果: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①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②维新变法(戊戌变 法) :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民族觉醒 ③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是一次空前的思想 解放运动
(3)①坚持改革开放 ②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 ③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④重视科技教育
24.(10分)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4分)
(2)西方的先进技术。(2分)
(3)1898年的戊戌变法,提出在政治上也要学习西方;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19年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4分)2-1-c-n-j-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