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 维护祖国统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 维护祖国统一 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四单元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2课时 维护祖国统一
教 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时间 2023年11月17日 授课教师
教材定位 《维护祖国统一》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二框的内容, 讲述的是怎样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台湾问题。本课承接上一课“促进民族团结”,为后面讲述”中国梦”“青少年要承担责任”等内容做好情感及价值观的重要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在个人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 辩证分析能力。许多学生对香港、澳门、台湾并不陌生,但对“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发展了解较少,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问题思考很少。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祖国,拥护党和国家政策,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道德修养:树立维护国安全统一意识,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法治观念: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法定义务 责任意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 反对分裂、一国两制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课前准备 教案、教具、课件
重难点突破的思路与方法
本课的重难点即如何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将学科知识和生活逻辑紧密结合,采用学生熟知的危害国家安全、企图分裂国家的案例,通过交流分享突破重点。展示情境材料、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思广益等方式来突破“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一难点。
课前调研 【全班分为A、B两大组进行课前调研】 1.A组成员利用网络媒体,查阅收集整理近几年来分裂祖国、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新闻事件,并派代表进行新闻播报。 2.B组成员查阅资料,收集两岸同胞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作的努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讲述“走丢的小孩”的故事,通过故事叙事的方式,让学生知晓我们的领土曾经被分裂出去,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才使得国家主权得以维护,以此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入主题“维护祖国统一”。 二、新课讲授 第一站:寻觅,国家记忆 通过播放学生收集到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的新闻播报视频让学生了解分裂行为的危害。 展示分裂祖国的活动事例,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收集到的熟悉的案例和大家分享,谈谈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如果是自己身在其中又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国家安全、统一无小事,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意识 第二站:探问,时代创举 抛出疑惑“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两个孩子,他们过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香港澳门繁荣发展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一国两制,也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情景再现:通过播放代表香港、澳门的两个孩子的音频,情景预设香港组、澳门组和台湾组的互动,使学生明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第三站:归途,同心协力 承接上一环节,两岸同胞渴望团聚,那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促使台湾的回归呢?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近两年来两岸同胞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努力,以小组为单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归纳我国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理解、掌握解决台湾问题,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 第四站:团聚,中华一家 书写同胞情,设想一下:“走丢的小孩‘台湾’已经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一刻,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请写下一句你最想对台湾说的话进行交流分享。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爱国之情落到实处,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 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对台湾同胞说的话后起立,诵读中国国防白皮书的内容。“中国有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增强捍卫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教师寄语:同学们,反对分裂,既关系国家和各民族的利益,又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想对台湾同胞说的话”录成小视频,上传网络,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对台湾回归的期盼。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材料充实,时效性强。 2.设问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回答有一定难度。 3.应当加强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