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2014年全国中考分类汇编系列——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一、选择题:◆(2014·福建龙岩)3.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2014·山东滨州)7.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掘,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21*cnjy*com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14·广东)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014·广西河池)1.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200多万斤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2014·黑龙江省牡丹江市)8.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挫败了英国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是( )2·1·c·n·j·yA.琦善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奕山◆(2014·黑龙江绥化)9.“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75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2014·福建泉州)7.图6所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呈现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 )【来源:21cnj*y.co*m】A.魏源 B.林则徐C.左宗棠 D.张之洞◆(2014·广西柳州)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70多年前林则徐领导的与这一共识相关的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义和团运动◆(2014·黑龙江省牡丹江市)8.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挫败了英国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是( )A.琦善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奕山◆(2014·广东揭阳)5.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2014·甘肃兰州)6.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传播西方文明◆(2014·四川南充)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2014·广西玉林)3.右图的雕塑是某地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014·贵州安顺)1.“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014·湖南常德)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014·黑龙江大庆)6.“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请指出我国近代前夕一次大规模的禁毒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公车上书◆(2014·辽宁沈阳)3.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地点人物官职1841年2月广州虎门关天培水师提督1841年10月浙江定海葛云飞总兵1841年10月浙江镇海裕谦(蒙古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1842年6月上海吴淞陈化成江南提督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014·广西贵港)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21·cn·jy·com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江苏南通)20.据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该记载反映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云南曲靖)6.有人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21·世纪*教育网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2014·山东德州)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天津市)3.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福建莆田)8.1840年,当时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发动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称为( )A.台州之战 B.雅克萨之战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华战争◆(2014·福建省漳州市)7.图2中持短枪的外国人形象代表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俄国D.日本◆(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4.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广州 C.澳门 D.厦门◆(2014·贵州贵阳)11.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的(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浙江丽水衢州)8.“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损失,那么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最能证明马戛尔尼这一推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北伐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山东菏泽)7.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山东聊城)8.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2014·江苏镇江)6.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2014·江苏盐城)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14·四川遂宁)1.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2014·四川达州)14.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014·湖北荆州)8.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2014·广东汕尾)4.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2014·山东东营)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21教育网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2014·湖北荆门)9.“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2014·广西来宾)1.1982年,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要收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其中英国割占香港岛是通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新疆建设兵团)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 )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2014·贵州铜仁)1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领土主权不再完整开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2014·湖南邵阳)7.史载,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因丢失了老祖宗留下的土地而抱恨终身。曾遭道光帝丢失的“土地”是( )A.钓鱼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2014·湖南张家界)5.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2014·四川广安)16.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2014·江苏苏州)5.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2014·四川巴中)17.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指挥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德联军 D.英法联军◆(2014·湖北鄂州)1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2014·黑龙江大庆)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100万平方干米 B.80万平方干米 C.150多万平方干米 D.120多万平方千米◆(2014·江苏扬州)5.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山东滨州)8.“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10.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2014·贵州遵义)16.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2014·新疆乌鲁木齐)4.新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C.《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D.《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的签订◆(2014·河北)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2014·云南昆明)4.“此日漫挥无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旅英雄(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2014·湖南怀化市)7.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21*cnjy*com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2014·天津市)4.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2014·黑龙江绥化)11.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马尾海战 D.黄海大战◆(2014·浙江温州)15.“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号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战斗场面出现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福建龙岩)5.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造成台湾此次离别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汉江油田)15.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2014·江苏南京)6.“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江西)4.《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2014·湖南衡阳)7.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B.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C.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2014·江苏徐州)16.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2014·四川达州)1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014·河南)2.右图反映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贵州遵义)18.据资料统计,1894年前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1894—1913年,外商企业增加到300多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www-2-1-cnjy-comA.洋务运动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2014·贵州安顺)2.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2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2014·广西崇左)3.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与台湾成为孤儿直接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黑龙江绥化)10.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广东佛山)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山东日照)12.下图(图四)是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示意图。该图的注记应当是( )A.鸦片战争示意图 B.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C.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示意图◆(2014·广西柳州)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近代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台湾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广东梅州)6.小明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A.割地 B.开放通商口岸 C.赔款 D.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2014·广西梧州)1.2012年9月以来,因日本政府推出钓鱼岛“国有化”措施,违反曾经达成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造成中日关系不断紧张,钓鱼岛作为的附属岛屿,被日本割占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山西)4.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江苏宿迁)6.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反割台 D.三元里抗英◆(2014·天津市)5.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四川广安)17.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允许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不平等条约(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是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2014·云南)5.“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此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广东揭阳)6.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2014·浙江杭州)3.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江苏淮安)16.“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A.《 南京条约 》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 D.《北京条约》 ◆(2014·湖北孝感)2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 签订之后形成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2014·广西南宁)31.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2014·陕西)1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4·吉林)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出自(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湖北恩施)16.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2014·黑龙江大庆)8.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广西河池)2.“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这些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2014·湖北宜昌)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14·广西桂林)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2014·广西贵港)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2014·湖南常德)7.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右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014·山东日照)15.与此前中国与列强间不平等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具有新的特点。以下表述,符合新特点的是( )2-1-c-n-j-yA.损害中国领土主权 B.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C.强迫中国开放口岸 D.清政府成为侵略工具◆(2014·广东珠海)53.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2014·青海西宁)5.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二、非选择题:◆(2014·福建省漳州市)22.与“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相关的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辛丑条约》。22.错误:《辛丑条约》 改正:《马关条约》◆(2014·贵州黔西南)(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3)《南京条约》;◆(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18.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结果是签订了《马关条约》。×◆(2014·福建福州)22.图9是1842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示意图。22.错误:《马关条约》;订正:《南京条约》。◆(2014·湖南衡阳)23. 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9世纪70年代, 收复新疆,粉碎了阿古柏分裂势力,维护了我国领土主权。23.1840;左宗棠;◆(2014·湖南张家界)34.(1)图7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2)该事件的领导人是 。(1分)(3)请你结合此图简要谈谈它的现实意义。(1分) 34.(1)虎门销烟。(1分) (2)林则徐。(1分)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要全面、彻底,要常抓不懈。 (任答对一点给满分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014·四川凉山州)25.举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任举3点,6分)25.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任答3点,6分)◆(2014·江苏无锡)26.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做出正确搭配:21cnjy.com(1)签订《南京条约》(▲) (2)签订《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3)签订《马关条约》(▲) (4)签订《辛丑条约》(▲)A.破坏了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6.(1)C;(2)A;(3)D;(4)B。◆(2014·山东济南)二、(18分)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图二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约场景44.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6分)材料二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出处:21教育名师】——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4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46.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任选一方面予以说明。(4分)二、44.邓世昌;《马关条约》;45.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实行改革,求新图强。(相似即可)46.政治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经济上提倡“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努力使国家富强。如张謇等的行为。◆(2014·贵州遵义)28.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了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请回答:(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2例)。(2分)(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囊说明这一点?(2分)(3)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2分)28.(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举出两例即可) (2)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2014·湖南益阳)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第四款 中国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给日本,作为赔款军费…… 第五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奉天省南边地方……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三、澎湖列岛……第六款 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2分)当时割让的香港岛是何时回归祖国的?(2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3)与材料一所示条约相比,材料二所示条约是如何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的?(4分)◆(2014·福建泉州)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4分)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国别参战舰数装甲情况总排水量(吨)平均航速(海里/时)鱼雷发射管数火炮总数鱼雷艇数中国12123446615.34271952日本12124084016.33362680(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2分)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www.21-cn-jy.com——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3分)(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