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2014年全国中考分类汇编系列——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一、选择题:◆(2014·天津市)7.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2014·江苏连云港)3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2014·四川广安)19.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21·世纪*教育网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014·四川凉山州)1.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建立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定国是诏》的颁布◆(2014·湖北荆州)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2014·山东东营)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www-2-1-cnjy-com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2014·河南)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014·广东)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2014·江苏盐城)7.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 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2014·广西玉林)5.下列有关戊戍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 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2014·黑龙江龙东)6. 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A.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 C.谭嗣同殉难 D.八国联军侵华◆(2014·福建莆田)9.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21*cnjy*com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4·江苏泰州)36.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2014·广西河池)4.“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材料评价的是( )21·cn·jy·com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14·湖南张家界)7.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裁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蔡锷◆(2014·四川广元)4.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C.慈禧太后、袁世凯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2014·湖北黄石)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说的?(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杨锐◆(2014·广东珠海)55.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共度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学堂 D.黄埔军校◆(2014·黑龙江绥化)1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国子监◆(2014·广西桂林)5.“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A.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B.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C.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D.李四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5.今年(2014)是右图人物诞辰220周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下列主张由他提出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振兴中华 D.师夷长技以“自强”◆(2014·云南)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014·河南)1.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 )2·1·c·n·j·y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2014·江苏徐州)18.《海国图志》成书后(如右图),“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014·湖南永州)9.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主张“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的湘籍爱国思想家是( )【出处:21教育名师】A.严复 B.王船山 C.魏源 D.周敦颐◆(2014·山东日照)9.“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马勇《坦然面对历史的伤》)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A.魏源著《海国图志》 B.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C.严复译著《天演论》 D.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二、非选择题:◆(2014·浙江嘉兴)22.(10分)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3分)21教育网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4分)2-1-c-n-j-y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来源:21cnj*y.co*m】——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3分)22.(10分)(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2)强调从政治制度方面去变革(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版权所有:21教育】(3)陈独秀等新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从而唤醒国家及人民。21*cnjy*com◆(2014·四川资阳)13.(14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2分)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分)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分)(符合史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分)应当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在近代化过程中应当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在近代化建设中要注意道德建设,防止道德沦丧(盲目追求财富、侵略掠夺、管理腐败等)。等等(合理即可)(3分)◆(2014·山东济南)二、(18分)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图二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约场景44.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6分)材料二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4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46.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任选一方面予以说明。(4分)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