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人教八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目标新课引入新知学习12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思考知识回顾物距(u) 像 的 性 质 像距(v)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位置u>2fu=2ffu=f u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v>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不成像,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正立放大虚像同侧v>u照相机测焦距投影仪放大镜新课引入成像规律口诀:一焦分______,二焦分_____;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实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实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判断焦距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会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焦点;会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焦距取值范围学习目标难点例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 cmB.当物距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C.当物距u=8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向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B一、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性质、焦点新知学习分析题干从图中可知当物距为20 cm 时,物距 = 像距,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像.解题步骤①知道焦距后,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得出成像特点、能否在光屏成像即可;②图乙中物距小于像距,且成清晰的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范围内、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据此判断成像特点和应用即可;③像距从 15 cm 增大到 30 cm 时,像距变大,物距变小 、 像变大 .例2 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0 cmB.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须向左移动D.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10cmu=40cm√v↓u↑像成在光屏左侧光屏应该左移.互换后,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D例2 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须向左移动D.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归纳小结1.判断凸透镜焦距的方法:物距=像距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u=v=2f求得焦距f方法二: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f 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得出焦距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判断成像性质方法一:题干信息焦距焦点1. 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绿色环保标志, 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绿色环保标志的像. 若凸透镜先贴着绿色环保标志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绿色环保标志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B. 乙→丁→甲→丙C. 丁→甲→丙→乙D. 甲→丙→丁→乙B针对训练综上可知:凸透镜从贴着绿色环保标志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绿色环保标志的像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物距由近及远(即物距u由小变大)过程中的成像规律:u<f 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像;f<u<2f 时,成_________________像;u=2f 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像;u>2f 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像.解 析正立、放大的虚倒立、缩小的实倒立、等大的实倒立、放大的实乙→丁→ 甲→丙.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面镜:光的反射凸透镜:光的折射B××2. 如图是汽车上倒车影像的显示屏,司机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后方的情况,下列有关倒车影像的摄像头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B. 当靠近后方车辆时,显示屏上车辆的像会变大C. 当远离后方车辆时,显示屏上车辆的像会变大D. 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汽车后视镜的成像原理相同B Cu=20cm=2f,故 f=10cm×此时u=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v↑u↓像成在光屏右侧光屏应该右移.√×√u=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像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3.(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将蜡烛移动到 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二、根据成像特点判断焦距取值范围例1 小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大于 20 cmB. 一定在 10 cm 到 15 cm 之间C. 一定小于 10 cmD. 一定在 15 cm 到 20 cm 之间B物距>像距,物体成_________的实像;u >2ff→10倒立缩小变式1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放大的像时,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B. 成缩小的像时,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 cmC. 成放大的像时,蜡烛的位置可能在30cm 处D. 成缩小的像时,蜡烛的位置可能在10 cm 处A. 成放大的像时,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C. 成放大的像时, 蜡烛的位置可能在30cm 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像距,即 u<15 cm,蜡烛的位置不可能在30cm 处;此时v>2f,求得f<7.5 cmv=15cm变式1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成缩小的像时,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 cmD. 成缩小的像时, 蜡烛的位置可能在10 cm 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像距,即 u>15 cm,蜡烛的位置可能在10 cm 处;此时f<v<2f,求得7.5cmD变式1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v=15cm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 cm B.6 cm C.7 cm D.12 cmD放大的实像:2f >u>f; 即:2f >13cm>f 13cm>f >6.5cm放大的虚像:f >u; 即:f >8 cm综上所述:应满足条件为 13cm>f >8 cm变式2 当物体距凸透镜8 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 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A. f<2 cmB. 2 cmc. 4 cmD. 5 cmC放大的实像:2f >u>f;即:2f >8cm>f 8cm>f >4cm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u=10cmu>2f; 即:10cm>2f 5cm>f综上所述:应满足条件为 5cm >f > 4cm变式335cm50cm74cm图中数据代表在光具座上的刻度,若能清晰成像则f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7.5<f<12u=50cm-35cm=15cmv=74cm-50cm=24cmf<15<2f24>2f7.5<f<15f<12解得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