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上 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课题: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 学习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不言代价与回报”。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承担责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也会获得回报。其二,要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合理的选择。其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目“我承担,我无悔”。也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其二,无私付出的人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其三,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本节课的价值在于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回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使自己的青春更加光彩,人生更有价值。具体分成:①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②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③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回应本框主题----做负责任的人。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能自觉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无怨无悔。 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向身边履行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学习。 法治观念:能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合理评估,做出正确选择,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担一定后果。 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做负责人的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通过前一节课“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知道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初步体会到承担责任的快乐。但是,由于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如何正确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强,意志还不够坚定,情感还不够牢固。有的学生面对责任时有逃避推诿现象,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只强调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没有看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责任与代价、回报的关系,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或者片面强调收获,以是否能够获得回报作为承担责任与否的前提;还有个别学生的思想存在偏差,视负责任的人为固执,不能正确看待他人的付出,甚至嘲讽为他人和社会奉献出自己一切的优秀人物。 鉴于此,本课就要帮助学生认识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回报,要理性对待承担责任过程中的得与失,学会做出合理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不是自愿选择但又必须做的事要自觉承担、尽力做好,努力向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得失的人学习。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难点】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做到我承担,我无悔。五、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歌曲《责任之歌》,让学生认真体会责任的意义。 2.提问: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责任:有种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种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那么你愿意成为哪种人? 观视频, 谈感受。答问题。 1.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体会责任的意义。 2.让学生明白做负责任的人的重要意义。环节一:代价与回报 探究活动(一) :我要竞选班干部 (学生阅读教材P70“探究与分享” “班委改选”的事例,探讨下列问题:)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 提示:(1)竞选班干部。(2)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3)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小结: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那么,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探究活动(二) :感动中国张玉滚 播放视频: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风雪担书梦 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承担责任付出了什么代价?又有哪些回报?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情境中的问题。 师生一起分享研讨的结果,初步形成共识。 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探究:从身边的事思考探讨如何对待责任。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解决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圈中的真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本框的知识学习。 经过小组活动和互助学习,培养学生协作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明确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社会。环节二:我承担 我无悔 探究活动(三) :小青参加舞蹈队 (学生阅读教材P71—72“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青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提示:值得。小青承担了责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教师总结: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探究活动(四) :无私奉献担责任 (展示另一组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 1.你认识这些人吗?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无私奉献的人和事? 2.他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3.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角度来评价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先讨论,再分小组发言。提示: 1.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从耶鲁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等。 2.他们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他们在承担责任时,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活动探究(五) :责任面前我选择 (展示材料)“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当前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学生思考并回答: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愿意成为哪种人呢? 教师讲述: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请大家响亮地回答:我愿意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情境中的问题,并分组派代表发言。 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再次做出选择。 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思考探讨如何对待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一些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明确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社会,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教师寄语—— 作出承诺就要兑现承诺 坚定信仰和追求 克服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 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倾听 思索 感悟 从知识到情感的升华,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激励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简洁直观的板书设计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合理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无私奉献付出的人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做负责 任的人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有些抽象,宜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思考探讨如何对待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一些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明确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社会,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本课难点。八、教学建议 1.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增强感官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 2.教学过程要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关注认知,强化体验;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要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情,采用情景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