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巩固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五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巩固 导学案 (表格式)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专题五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巩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进一步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3..能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利用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分析计算平衡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 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学习过程 课堂笔记
【课堂探究】 一、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切记千万不要分析该物体对外施加的力。 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在分析弹力、摩擦力时,要找接触面(或接触点)。 二、假设法判断力是否存在 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三、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例题】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A有摩擦力作用 B.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 C.B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 D.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 【当堂巩固】 1.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A.3 N,4 N,8 N B.3 N,5 N,1 N C.4 N,7 N,8 N D.7 N,9 N,6 N 2.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12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A.mg,mg     B.mg,mg C.mg,mg     D.mg,mg 3.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的作用,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 A.向上偏左 B.向上偏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角为θ的木板上,在木板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的过程中,物体一直静止在木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6.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向,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P是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刚性金属丝拉力FT与角度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F=mgsin θ B.F=mgtan θ C.FT=mgcos θ D.FT= 7.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4 kg,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斜向右上方的推力把该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它沿墙壁在竖直方向上向下匀速滑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 N/kg,求推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8.如图所示,质量m1=12 kg的物体A用细绳绕过光滑的滑轮与质量为m2=2 kg的物体B相连,连接A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53°,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欲使系统始终保持静止,物体B的 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