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件(共3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件(共3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十八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国家富强
01
国家统一
02
目录
contens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国家威望
03
——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
国家富强
第一部分
PART three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致词
经济:1984年至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 1990年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
科技:巨型计算机、高能加速器、秦山核电站
八零年代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李政道陪同下视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基地。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1985年开工,1991年12月15 日并网发电。
时代印记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
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朱光亚是总负责人
总体目标:集中少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在所选择的领域积极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努力创新,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力争有所突破,并带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家安全创造条件。
经济: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
八零年代
九零年代
主要原因:
内因:过度依赖“出口替代”型经济;外债过多;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监管薄弱;
外因:全球化深度发展;不合理国际分工和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游资冲击。
乔治·索罗斯
经济: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
科技: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 “神威”计算机
八零年代
九零年代
“神威I”的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亿次,2000年时,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台高性能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经济: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
科技: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 “神威”计算机
重大工程建设: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
八零年代
九零年代
时代印记
九八抗洪
受灾
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涉及29个省(区、市),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受灾最重。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多亿元。
抗灾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亲赴现场视察,慰问作战军民,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亲临一线指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36万多人,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调动了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
时代印记
九八抗洪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八零年代
经济: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生活:2003年战胜非典疫情,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基础教育“两免一补”;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九零年代
新世纪
小汤山医院先后收治了680名非典患者,死亡仅8例,病死率不到1.2%,为世界最低。全部1383名救援官兵无一人被感染。
王三妮和他铸造的告别田赋鼎
八零年代
经济: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生活:2003年战胜非典疫情,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科技:“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
九零年代
新世纪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嫦娥一号
时代印记
二零零八
地震导致北川县城变为废墟,导致青川县城失去了承载人口的功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28个大项、302小项,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小结
未完待续
国家统一
第二部分
PART two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报告
“一国两制”方针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申述,台湾和大陆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在台湾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司法终审权;可以保留军队,其党政军系统均由台湾当局来管。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赞成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主张,并且正在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一、港澳回归
港澳台关系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年多的时间确实发生了非常好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形象变了,国内的人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香港问题的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台湾问题。……我跟外宾谈话时还提出:解决国际争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一国两制”,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国际问题的处理上。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4.10.22)
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关系的改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历史纵横 香港、澳门不是殖民地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就提出,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只是在香港、澳门实行殖民统治,香港、澳门不是殖民地。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通过决议,认可中国的主张。
一、港澳回归
港澳台关系

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关系的改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程: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1984年,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
一、港澳回归
港澳台关系

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关系的改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程: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1984年,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安东尼奥·拉马尔霍·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
1987年4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第十四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一、港澳回归
港澳台关系

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关系的改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程: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1984年,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安东尼奥·拉马尔霍·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
1987年4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199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港澳回归
港澳台关系

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关系的改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程:
意义:(1)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2)开创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一、港澳回归
二、台湾问题
港澳台关系

1975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统一的问题,这是一个主权问题。不能设想中国人民会同意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国土上分割出去,这不可能”。
1980年邓小平会见美籍华裔学者陈树柏(他父亲是国民党元老)时说:“统一是大势所趋,问题是我们这一代还是下一代。我想由我们这一代交账为好。不行,还有你们一代。希望早一点。这方面需要慢慢积累。八十年代我们每一天都把统一摆在议事日程上”。
1983年3月邓小平接见美国代表团时表示:“我们不再有‘解放台湾’这个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望故乡》
于佑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于右任(1879—1964)
近代“书圣”
一、港澳回归
二、台湾问题
港澳台关系

主要阻力:①国际反华势力; ②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
有利条件:
①根本保证:强大的综合国力
②正确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统一方针
③经济联系: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④人心所向: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⑤榜样借鉴: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
一、港澳回归
二、台湾问题
港澳台关系

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海基会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大陆)海协会
一、港澳回归
二、台湾问题
港澳台关系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
一、港澳回归
二、台湾问题
港澳台关系

习近平: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马英九: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在“习马会”上的致辞》
未完待续
国家威望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
——邓小平
目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依据: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
核心内容: 中国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借口,占领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
主要成果: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到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54个。
作用: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一个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
八零年代
1989年5月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主要表现: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同美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加多边外交各个领域的活动
作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八零年代
九零年代
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后中国爆发的反美游行
2001中美撞机事件英雄飞行员王伟
2001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九次非正式会议中美领导人合影
八零年代
原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总体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主要成就: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
九零年代
新世纪
中国的伙伴档次解读
伙伴关系:我相信你不会害我,你也相信我不会害你,别的没了。
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损害,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一些钱。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损害,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很多很多的钱。
战略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损害,我们来一起分配利益吧。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损害,分配利益的时候都为对方着想一下。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唯巴基斯坦):大哥,风里来,雨里去,就跟定你了。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唯俄罗斯):协同进退,步调一致,你弃权我也弃权,你投反对票,我也投反对票。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唯美国):本来我们是敌对阵营的,要互相搞死,但我们建设性一下,还是可以商量商量的。
战略互惠关系(唯日本):你的利益分配对我有好处?是吗?真的吗?我不信,你肯定要害我!
八零年代
原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总体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主要成就: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
九零年代
新世纪
小结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国家馆升旗仪式
未完待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