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5张PPT。课改疑难问题与改进建议张 金 良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E-mail:Zjinliang05 @ 163.com0571-56870060一、浙江省高中课改回眸2006----20082004-2005年研读课程标准2006年3月选用教材 2006年5月启动培训2006年9月1日正式开始课改2006年9月发布教学指导意见,并进一步研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1、几个时间段2006年至2007年调研、编制教学用书2006年12月问卷调查表明运作正常2007年3月启动浙江省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课题2008年3月公布高考方案2008年4月研制会考标准2、几个关键词教师培训2006年7月3日至6日在浙师大举行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一课前培训2007年1月17日至20日在省委党校举行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一下课前培训2007年7月11日至14日在舟山中学举行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二上课前培训2008年1月6日至9日在省委党校举行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二下课前培训2008年7月10日至13日在丽水中学举行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三课前培训调研指导 下校听课抓常规教学。 2006年:在杭州高级中学、杭外、学军中学、西湖高级中学、余杭二高、桐庐中学、宁海中学、温州中学、湖州安吉孝丰高级中学、湖州中学、嘉兴一中、嘉兴三中 、嘉兴秀州中学、桐高、萧山中学、绍兴高级中学、台州一中等地调研听课72节2007年:在余杭高级中学、杭州十三中 、黄岩中学 、舟山中学 、杭师大学附中 、温岭中学 、温州豪江中学 、温州中学 、乐清中学 、绍兴稽山中学、绍兴一中 、宁波效实中学 、象山三中 、学军中学等调研听课51节2008年上半年:在杭州二中 、杭州四中、嘉兴一中、桐高、奉化中学等调研听课30节专业引领 文件汇编教学用书编制办好《中学教研》中课改视角栏目优秀视频课点评与示范三项评比与课改整合2、浙江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基本评价学校重视,准备充分 实事求是,平稳推进以校为本,边教边研激流勇进,新人辈出课改理念,凸现课堂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模块顺序问题 (1)对14523顺序不理解(2)调整顺序。将选修2-3中的第一章计数原理移至必修3第三章概率之前,将必修5中第三章二次不等式移至必修1第一章集合之前;(3)检回删除内容。对部分“老内容”作了加深和补充,如函数单调性中补充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采用“一竿子到底”,补充三垂线定理,求角、距离等 (4)宁波效实中学的学生说:“模块学习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记,初中考试前不需要复习,高中不复习就考不出好成绩” 2、课堂教学问题 (1)部分老教师力不从心,对新理念接受得较慢,导致对教材的理解、教改信息滞后,课堂上教学行为依旧,课堂教学难度仍然很高,分步到位与螺旋上升的理念没有被教师接受,(2)课堂教学仍然以高强度大容量、围绕着“考试题型”的教学为主,并没有质的变化 (3)对新课程中要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互动等教学缺少办法。 3、作业问题 权威配套的教辅资料滞后,教师学生手头使用的教辅质量较差,与教科书不配套,偏离新课程标准要求,造成教师教学要求难以把握, 4、设施问题 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大班教学的活动,信息技术的使用5、衔接问题 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衔接,忽视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方面的衔接。 6、高考问题——教师以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可信度受到了责疑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内涵》(1)题型题量稳定,难度上升 (2)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3)文理差异,合理定位 (4)试题层次,清晰分明 (5)简约新颖,注重能力 1、抓纲务本、落实“双基”2、关注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3、重视对数学形式化语言的理解、突破创新题4、加强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启示(一)学业测评,全科会考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50多个座谈会、1000多人与会、3000份问卷调查(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 (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 命题原则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技术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范围。高考方案的几个变化:(1)三位一体(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2)加大会考在高考中的作用(3)考试的方式(4)增加选择性(5)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6)社会化报名7、会考问题时间、内容、操作的复杂性2007级开始,高中会考每年分别在1月和6月组织两次,每次开考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个科目,会考范围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命题依据《会考标准》,允许多次参加会考,成绩以最好一次记录,取消补考。A等不大于25%,E等3%7.计算器问题 二、改进策略处理好教学对象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1、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2、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3、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抓好衔接,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5、建议出版社对教科书中有关内容、例题、习题作必要的修订 6、深入开展课程研究与实验7、多一点热情、多一点理想三、高三教学建议1、研读《意见》,定位合理2、打破模块,串线组面3、基础知识,系统全面4、例题选择,紧扣目标5、重点内容,注意深化6 、数学思想,渗透强化7、 过程细化,特技淡化8、应用探究,课改方向9、人文关怀,题中体现10、题型熟练,答题规范四、2008年下半年主要工作介绍 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课题研究开好学科建设研讨会继续开展三项评比(论文评比)编撰《高中数学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 几个信息:1、“浙江省初等数学研究小组”已成立,正在开展学术研究活动2、浙江省数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将举办《高中数学新课程新增内容培训班》再 见2008年7月11日新课程难教章节第一条线:数学1→数学4→数学5→选修2—2→选修4—5;第二条线:数学2→选修2—1→选修4—1→选修4—4;第三条线:数学3→选修2—3→选修4—2。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心理上学习方法上等不适应三多:书多了 课多了 活动多了对阅读的不适应二大:阅读量大 思维量大对自主学习的不适应两强:选择性强 自习性强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内容多需要时间学科外部:课目多学科内部:内容多活动开展需要时间衔接内容需要时间模块化使得时间上缺乏灵活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