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消化酶在消化中的催化作用。2.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任务一:一.酶的催化作用1.概念: 所产生的,具有 能力的 。2.功能: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 不变,因此,酶被称为生物 。3.特点: 性、 性、 性。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 等。5.分类:消化酶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这种酶就叫做 酶;同理,胰液中存在的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酶分别称为 酶、 酶和 酶。评价一:1、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以下对酶的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酶对所催化的对象有严格的选择 B.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及pH的影响C. 随着反应的进行,酶的量将会减少 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任务二:1.探究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实验:收集唾液。清水漱口,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制备淀粉溶液。将可溶性淀粉与蒸馏水混合搅拌,缓慢加热,制成1%的淀粉溶液。实验过程。试管 A B C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加入物质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馏水 1毫升5%盐酸溶液+2毫升唾液水浴加热10分钟 37°C 37°C 37°C各滴2滴碘液后溶液颜色 不变蓝 变蓝 变蓝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1)解释A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B组对比可以得出B、C对比可以得出思考:1为何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2.水温为何保持37摄氏度?4.结论:酶的催化特点: ,2.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能催化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 。试管 1 2 3加入物质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试管 4 5 6加入物质 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分组 试管1,4 试管2,5 试管3,6温度 冰水中 37度水浴加热 70度水浴加热放置5分钟两试管液体混合 两试管液体混合 两试管液体混合温度 冰水中 37度水浴加热 70度水浴加热放置5分钟滴加1滴碘液 滴加1滴碘液 滴加1滴碘液颜色变化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现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评价二:1. 人体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其主要原因是( )A. 肠胃蠕动减慢了 B. 高烧体温在正常体温之上,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了C. 人体消耗的能量少了,进食就少了 D. 胃中的pH值增加了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1 2mL 0 1mL 2滴2 2mL 1mL 0 2滴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 , 观察并记录现象。(1)请你帮小明补充完成实验步骤中第3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酶的催化效率的。(3)教师评价小明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请你帮小明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并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再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5分钟;③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 (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②→④→③→⑤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②→⑤【课后巩固】(一)必做题1.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2.右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C.温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D.pH值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选做题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硫酸根离子(S0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氯离子(Cl-)能否改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王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实验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mL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1)本实验探究氯离子能否改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够催化分解淀粉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唾液淀粉酶能够催化分解淀粉但不能催化分解蛋白质,这体现了酶的 性。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盐酸 蒸馏水 碘液1 2mL 0 1mL 2滴2 2mL 1mL 0 2滴(2)同学们分析了小王的实验设计,大家认为实验并不能确定氯离子(C)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理由是在试管2中加入“1mL1%稀盐酸"的方案不妥。以下是大家提出的改进方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2mL1%氯化钠溶液 B.1mL1%含氯离子的溶液C.1mL1%氯化钾溶液 D.1mL1%氯化钠溶液(3)实验改进后若观察到2号试管先褪色,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每日一背】酶的催化作用1.概念:体细胞所产生的,具有 的蛋白质。2.功能: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 ,因此,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3.特点: 性、 性、 性。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 等。5.分类:消化酶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这种酶就叫做 酶;同理,胰液中存在的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酶分别称为 酶、 酶和 酶。【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