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生活中的透镜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生活中的透镜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生活中的透镜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了解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应。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凸透镜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和投影仪并观察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实像和虚像
三、教学分析
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引言: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 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小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大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让学生四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
(三)投影仪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
演示:动画投影仪
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问题回答,讲解后,并明确投影仪各部分的作用
简介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
(四)放大镜
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
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
(五)动手动脑学物理
1.和2.让学生课后完成,并书面记录结果。
(六)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教师再板书归纳。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