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改革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俄国改革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俄国改革同步练习
1. 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2.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3. 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俄国 (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5. 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科贵族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为此,俄国( )21教育网
A.废除农奴制度 B.参加世界大战 C.发动十月革命 D.推行新经济政策
6.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www.21-cn-jy.com
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解放农民,帮助其致富
C.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 D.迅速实现近代化
7.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
③农民对所获得的耕地在法律上只有使用权
④获得解放后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所居住的“村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9. 下面是l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B.废除了农奴制
C.彻底扫除了封建残余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10.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是 ( )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自上而下的封建经济和军事改革
C.封建贵族进行的近代化改良运动 D.贵族和商人联合进行的西化运动
11.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21cnjy.com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材料中“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障碍”的制度是什么?
(3)俄国“19世纪最后十年的转型”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A 6.A 7.A 8.D 9.B 10.C
11.(1)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2)制度:农奴制度。(3)表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业;实现工业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2张PPT)
俄国改革
这位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的君主是谁?在这片广袤地的土地上曾经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改革?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1952.10.7~
  民族之伟大植根于历史。一个如此热爱并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应当受到尊敬的。这样的民族一定会有伟大的未来。向你们致以来自俄罗斯的敬意!
——弗拉基米尔·普京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当时俄国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大国崛起》解说词
通过以上材料你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
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十二月党人广场(俄国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
1777~1825
1801~1825在位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
1796~1855
1825~1855在位
彼得一世到西欧匿名留学的的目的是什么?也反映了当时俄国怎样的状况?
学习西欧的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现状;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
内容
影响
性质: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
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
封建农奴制改革
彼得一世  俄国之父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以上材料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俄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进行的,也从纺织业开始。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出现了机器工厂,以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逐渐增多。俄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直到五十年代才开始有所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可以说开始于1815年,这一年在涅瓦河上出现了第一艘汽轮。
材料反映了什么?
19世纪中叶改革前,俄国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但俄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也了一定发展。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农奴的房屋
睡觉的农奴的孩子
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完全束缚在土地上。
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时间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1800——1810 年均20次
1811——1820 年均25次
1821——1830 年均30次
1831——1840 年均36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对俄国来说有怎样战略意义?
出海口
思考: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B、为什么俄国最终战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视线;
控制土耳其;
争夺中近东霸权
政府的腐败;装备的落后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探究: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1856年 签定《巴黎和约》规定:不准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俄国撤除黑海沿岸 的军事要塞。
材料二: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A、大大降低了俄国的国际地位;
B、暴露了俄国的腐朽落后;
C、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D、使统治者认识到改革是俄国的唯一出路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
2. 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
级矛盾.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
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的失败
1861年改革的原因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总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的多。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各是什么方式?
改革
革命(农民起义)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法令
  1861年2月19日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解决不同地区土地关系的《地方法令》,关于各种农奴工人的《补充法令》等。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它涉及到农民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人身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各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根据这些规定,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财产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使用。份地数额不等,非黑土地带,最高数额为3~7俄亩,最低为1~2.33俄亩;黑土地带,最高者为2.75~6俄亩,最低为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根据各省农作物性质来定。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货币代役租和工役租。这样的农民称临时义务农。农民在征得地主同意,将份地赎为私产时,才终止临时义务,成为自主农。
——摘自徐云霞《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
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农奴解放时
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措施 内容 进步 局限
政治
经济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自由劳动力
仅是法律上的自由,仍受限制。
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为资义发展提供了必要资本和市场
需高价赎买,数量少 、贫瘠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阅读P72资料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1、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
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学习探究
美国黑奴与俄国农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美国黑奴在种植园劳动
↓俄国农奴在田间劳动
  相同点:
  不同点:
  意 义:
两种制度都是极端残暴、野蛮的制度,都严重阻碍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带有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与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美国的黑奴制则与资本主义生产相连,是寄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一颗毒瘤。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极大地加快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