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一、课标要求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特征。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二、必备知识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是什么?
3.思维的基本形态,区分不同思维形态的依据。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构建体系
四、精讲点拨
必备知识一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思维的含义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2.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3.思维具有能动性
(1)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2)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必备知识二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一、思维的基本形态
1.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思维的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和分类
(1)从思维的方向看,有向不同方向扩散的发散思维和向同一方向收敛的聚合思维。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有整体地认识对象的综合思维和分别地认识对象的分析思维。
(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
2.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含义: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2)地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别
(1)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指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2)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联系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典型习题
1.受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精准发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材料表明( )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④科学思维从主观需要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②“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 
③“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有力支撑。对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这是因为( )
①辩证思维是人们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②科学思维符合认识规律,能够获得正确认识
③正确运用历史思维能够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④科学思维的实质是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古诗词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欣赏古诗词不仅使我们从中领略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还能品味其中的思维方法。“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些古诗词( )
①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
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
③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形象
④运用感觉、知觉在思维中复制活生生的具体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事物,在古人的眼里,并无特别之处。1905年,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中对光量子进行了解释,让人们认识到,光既可以是光波,也可以是粒子。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理论,从而形成了对光相对完整的认识。这表明( )
①思维具体是人类认识的目的
②感性认识有待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抽象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年10月19日,中核集团科研团队再传佳绩,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取得上述突破性进展,是基于( )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凭借已有知识把握未知事物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通过抽象思维形成新的认识
③思维具有预见性,根据感官直接感知认识对象
④思维具有实践性,善于解决新出现的实际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思维能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帮助人们实现预期的目的
③运用归纳推理,可以寻找事物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④思维以感性形象作为基本单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相同的对象。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判断的是(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藕断丝连
②时间没有终点---宇宙没有尽头
③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冲刺---白驹过隙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冬暖夏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A.这首诗包含了假言推理
B.“亲切的怀恋”是周延的
C.该诗的思维表达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忧郁和快乐的转化是相对的
10.中国古典诗词既蕴含着美的意境,也闪烁着思维的光芒。根据杜甫的《绝句》,有人推断:既然是“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么在成都杜甫草堂前原先应该有水道,否则,这首名诗就有问题。据此有人进行了勘察,果然找到了旧时水道的痕迹。由此可见( )
①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②对“船”和“水道”存在情况的判断具有明确性
③对“船”和“水道”关系的推断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④在感觉基础上运用联想形成的认识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唐代岑参写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该句既形象地描写了一望无际的奇丽雪景,又用雪上马蹄遗迹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该诗句( )
①体现出诗人的思维特征是具有思维基本单元的想象性
②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思维表达方式一致
③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
④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了雪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下图漫画《对话》创作者的思维( )
A.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B.仅仅是一种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C.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D.是一种创新思维,是漫画创造者头脑畅想的产物
13.《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关于《五牛图》的分析正确的有( )
①图中五牛或行或立的动态是作者认识牛的矛盾焦点
②《五牛图》经历了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创作过程
③画作中的五头牛从思维形态上看是形象思维的体现
④牛的正面图和侧面图有所差别但不违背同一律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农谚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如农民们发现作物生长与播种农时密切相关,总结出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春雨贵如油”等农谚。下列对这两条农谚认识正确的是( )
①都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未概括对象本质属性
②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
④“春雨贵如油”体现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某品牌咖啡以品质外卖咖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不同需要。下图是该品牌咖啡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身发展作出的评估。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坚持历史思维,顺势而为,主动把握发展时机
②坚持创新思维,因时制宜,开拓创新促进发展
③坚持综合思维,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把握方向
④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中对未来大同世界的描述( )
①运用合理想象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②以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近似等同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④体现了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夏天的网络热词必须是“多巴胺配色”,所谓“多巴胺配色”,是以鲜明、活泼的高饱和度配色,让人感觉到生机和活力,从而改善情绪。这种与快乐相关的多巴胺配色风格其实早在古代就已流行。例如,收藏于广州博物馆的清代广彩人物纹大碗,口沿和足部绘麻色锦地边饰,内底用红、绿、金等色彩绘折枝花果,外壁饰有古装人物及园林场景。可以说,这是一件统一了东西方审美的“大碗”,这一抹来自广州的斑斓异彩描画出一道跨越两百余年的中西文化融汇之桥。
运用“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对“多巴胺配色”的描写引用了哪种思维形态并指出该思维形态的特征。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③:我国根据经济发展形势,调整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从而促进经济回稳向上发展。这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①③正确。
②: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②说法错误。
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B
【详解】②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而不是概括性,①说法错误。
③:思维不一定科学。“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①说法错误。
②: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有力支撑,因为科学思维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获得正确认识,②符合题意。
③: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把握历史规律、判断历史趋势,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③符合题意。
④:辨证思维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A
【详解】①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些古诗词属于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形象,①③符合题意。
②: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而题干这些诗词属于形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
④: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而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形象思维不是复制活生生的具体事物,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C
【详解】②④:古人对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而爱因斯坦与德布罗意先后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和波粒二象性理论,从而形成了对光相对完整的认识。这表明感性认识有待深化为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②④正确。
①:实践是人类认识的目的,①错误。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而不是真理具有此特征,③错误。
故本题选C。
6.A
【详解】①②: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反映出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可以凭借已有知识认识未知事物,也反映出思维具有能动性,能提炼加工感性材料产生新认识,①②正确。
③:思维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思维具有间接性,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③错误。
④:思维不具有实践性的特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B
【详解】①③:材料强调要坚持调查研究、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说明科学思维强调从实际出发,能够如实反映认识对象,可以运用归纳推理,揭示规律性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②不符合题意。
④: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是辩证法的观点,是抽象思维;藕断丝连是运用形象思维描述联系的客观性,①符合题意。
②:时间没有终点与宇宙没有尽头,是对自然界性质作出的两个简单判断,都是抽象思维方式,②与题意不符。
③: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冲刺,是以抽象思维方式阐释速度;白驹过隙是用形象思维方式描述速度,③符合题意。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是辩证法观点,是抽象思维;冬暖夏凉是对冬天与夏天的气候特点的感觉上的判断。“暖”与“凉”是一种感官感觉,但不属于形象思维,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9.D
【详解】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这属于假言判断,诗中没有进一步以此假言判断为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因此没有包含假言推理,A排除。
B:“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一个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B错误。
C:该诗的思维表达具有情感性,不是鲜明的民族性,C错误。
D:“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这说明忧郁和快乐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忧郁和快乐的转化是相对的,D正确。
故本题选D。
10.D
【详解】①: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①说法错误。
②:依据排中律,思维有明确性要求,而对“船”和“水道”存在情况的判断具有关联性,②说法错误。
③:有人推断的内容属于抽象思维,说明了对“船”和“水道”关系的推断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③说法正确。
④: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有人推断的内容是在感觉基础上运用联想形成的认识,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1.C
【详解】①:题干的诗句运用了形象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故①说法错误。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运用了形象思维,②入选。
③:该诗句是对现实见到的景象进行的加工创造,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③入选。
④:诗句表达的是思念之情,没有触及雪的本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2.C
【详解】A: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揭示事物的本质,A错误。
B:漫画中,一人头部是一张口水四溅的大嘴,另一人头部是一只洗耳恭听的大耳朵,讽刺了假“民主”实“专制”的官僚作风,漫画对官僚作风的认识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B错误。
C:漫画创作者把官僚作风用“一个人只有‘说’,另一个只有‘听’”的漫画来表达,体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C正确。
D:漫画创作者的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来自社会生活实践,不是创作者头脑畅想的产物,D错误。
故本题选C。
13.D
【详解】①: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才能作为上升起点,这个上升起点是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牛的动态形象并不是画牛过程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①排除。
②:认识发展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②表述错误。
③:画作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五头牛,这是一种形象思维,③正确。
④: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所以牛的正面和侧面图虽有所差别,但符合同一律要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①:“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揭示了农作物节令性很强,耽误一时,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的道理;而“春雨贵如油”则揭示了春雨很宝贵,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的道理,这两条农谚分别触及到了种地不能违背时令、春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等本质规律,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中的两条农谚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②可选。
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③可选。
④: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春雨贵如油”属于比喻,不符合类比推理的特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5.D
【详解】①: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材料未体现历史思维,①排除。
②:材料强调该品牌咖啡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身发展作出的评估,并没有涉及因时制宜,没有涉及创新思维,②排除。
③:某品牌咖啡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体现了坚持综合思维,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把握方向,③符合题意。
④:底线思维指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该品牌咖啡对自身发展作出评估时考虑到劣势与威胁,运用了底线思维,居安思危,防范化解经营风险,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A
【详解】①:《礼记》中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体现了超前思维,①正确。
②:通过对未来社会生活现象的想象和描述,形成什么是大同社会的结论,体现了形象思维,②正确。
③:材料是对未来大同世界的描述,不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反映,③不符合题意。
④:抽象思维的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7.①思维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对象。材料中这些新思路、新理念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②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材料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并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析】背景素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考点考查: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回答此题需要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应原理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可联系思维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
有效信息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可联系思维反作用于实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相关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8.材料中对“多巴胺配色”的描写引用了形象思维。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分析】背景素材:网络热词“多巴胺配色”
考点考查: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需要运用“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对“多巴胺配色”的描写引用了哪种思维形态,并指出该思维形态的特征。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所谓“多巴胺配色”,是以鲜明、活泼的高饱和度配色,让人感觉到生机和活力,从而改善情绪。这种与快乐相关的多巴胺配色风格其实早在古代就已流行。例如,收藏于广州博物馆的清代广彩人物纹大碗,口沿和足部绘麻色锦地边饰,内底用红、绿、金等色彩绘折枝花果,外壁饰有古装人物及园林场景→可联系形象思维。
关键词②:该思维形态的特征→可联系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