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教案

资源简介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 知道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是什么。(政治认同)
2.知道公民维护权利要遵守法定程序。(公共参与)
3.了解权利受侵害后维权的方式及特点。(科学精神)
4.提高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明辨生活中的是非曲直。(科学精神)
5.提高自己按规则、程序办事的能力。(法制意识)
重点:
1.行使权利有界限
2.维护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
难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生: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下面请看思维导图,哪位同学带我们一起解读公民的基本权利,来巩固一下上节所学的知识点。
师:好,大家鼓掌,请回。上节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那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依法行使权利》。
二、教学过程
1.环节一:小明的烦恼
请听老师叙述下面的情景:
夜晚十点,小区内一片寂静,小明奋笔疾书;——狗叫声
清晨 5点半,小明睡得正香; ——狗叫声
早上 6点半,小明背着书包出门上学......——踩到了狗的粪便
师:(等五六秒)
指生 1答,小明的烦恼是什么?-----狗叫打扰了他的生活/学习/休息等
指生 1答,这种情况对小明个人、对所在小区有什么不良影响?-----影响了小明的学习生活,影响了小区环境,不利于小区居民和谐相处......
师:结合小明和你自己的经历,我想问一下大家:小区内到底能不能养狗?
(同学意见不一)
师:既然大家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小辩论,左边这列为正方,右边这列为反方,以小组为单位,相邻组可相互交流,辩论规则,请仔细听,各方出一位同学一辩陈词,然后开始自由辩论。5分钟时间准备,开始!(讨论......)
师:好,时间到,有请正方一辩请开篇陈词。。。好,请坐,反方一辩——
(一辩陈词结束)
下面进入自由辩论环节——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养狗是你的自由,享受良好社区环境也是其他公民的权利,这个辩题背后,其实是公民权利与界限之间的碰撞,(看 ppt)自由有界,行使权利有界限。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就拿养狗这个事例来说,你如果养狗不加限制,那可能损害别人的、甚至社会的、国家的利益。像疫情期间拒不隔离、网上肆意发表言论、闯红灯等,其实都是打着自由的名义,超越了界限,侵害了别人的甚至社会的、国家的利益。所以宪法也对公民权利进行了限制性规定(ppt),指生读
师:同学们,这些限制维护了社会和谐、安定,如果有人逾越了怎么办呢?请看
2.环节一:小明的求助
师:放学回到家,小明兴致冲冲的准备用所学知识规劝邻居家的养狗行为,却不想家中妹妹在小区内玩耍时,发生了这样一幕:(播放视频)(下一页 ppt)妹妹的经历让小明痛心,父母的不同反应也让小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情境二,小组内讨论完成这两个问题:(等待一分钟)
指生 1:xxx,请回答第一个问题。---不对,父侵犯别人财产权,母无自觉维权意识。
指生 2:xxx,请回答小明的父母可以通过那几种方式维权呢?(回答完毕)请坐
师:这几种维权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小明的父母该如何选择?阅读教材 P44-P46页内容,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种维权方式,为小明的父母制定维权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钟时间讨论,做好上台发言准备。
讨论完毕后,指小组上台展示
师: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展示,(点击课件)精讲解惑,两分钟时间快速记忆以上四种维权方式的重要内容(学生记忆)(播放下一张课件)指生根据案例回答,以下案例是如何维权的?(可多生)
三、课堂小结
由小区养犬事件以小窥大。
四、知识拓展——小明的行动
师:老师带来了小明家的好消息,(读 ppt)听取了大家的维权方案后,小明及时对父母进行了维权方式科普,父母考虑后,理智与狗主人进行了后续处理......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为了构建和谐社区,小明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请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从正确行使权利和理性维权角度为小明制作一份“文明养犬”倡议书。
5分钟时间思考 指生起立展示
附3.2 依法行使权利评测练习
1.村民胡某曾与村委会签订承包本村鱼塘十年的合同,三年后因效益较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胡某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自诉
2.张某在学校围墙附近玩耍时,不慎受伤。家长就围墙达不到安全高度闹到学校,协商不成,产生纠纷。学校反映给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村干部对家长和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
A.协商 B.诉讼 C.仲裁 D.调解
3.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经常在夜间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 )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C.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4.吴某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因商家拒绝退换,于是向工商部门投诉商家。后因工商部门处理不当,吴某不服,又向法院起诉了工商部门。吴某前后的维权手段分别是( )
A.行政诉讼、非诉讼手段 B.仲裁、刑事诉讼
C.非诉讼手段、司法调节 D.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5.市民小刘的电动车停放在超市停车场时,车牌被盗,他很担心在道路上行驶时被交警查处。为此,他应该( )
A.去偷别人的车牌来用
B.马上报警,同时去车管所补办车牌
C.自认倒霉,只能去补办新车牌
D.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2023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某知名品牌汽车存在发动机自动熄火、刹车失灵等现象。相关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有( )
①向消费者协会起诉②向居民委员会投诉③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④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8.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时( )
①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②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③应在不妨碍自己个性、爱好发展的前提下行使④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我们决不能把享有的自由和权利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
①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利益②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③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只需考虑自己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 )
①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②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③应在不妨碍自己个性、爱好发展的前提下行使④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未成年人周某骑自行车撞倒老人致其受伤,由于协商赔偿没有达成共识,老人谢某将周某告上法院。安徽省宁国市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未成年人骑自行车撞伤行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由周某的法定监护人代为履行赔偿责任,赔偿谢某40 000.32元。
(1) 老人谢某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2) 老人谢某维权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因开发商拖欠工资,某市 4名水电工爬到工地在建楼房房顶,扬言要跳楼。最终开发商把拖欠的工资给了他们,但这 4名水电工因涉嫌扰乱社会秩序,被当地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 7日。
(1) 材料中“跳楼”讨薪的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的“讨薪”人员应该怎样维权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普通公民之间的人身财产纠纷诉讼是民事诉讼,所承担的责任是民事责任。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据此分析可知,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胡某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属于民事诉讼,B符合题意。故选 B。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调解是指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从材料“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村干部对家长和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可知,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调解,D符合题意。故选 D。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行使权利有界限。题文中小闽的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侵害,A排除;B、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冯某损害了是四邻的合法权益,C符合题意。故选 C。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或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由题干可知,吴某向工商部门投诉商家属于非诉讼手段,向法院起诉工商部门属于行政诉讼。故选 D。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依照法定程序维权。依据所学知识,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正确;A错误,偷别人的车牌来用是违法行为;C错误,自认倒霉,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D错误,这属于民事诉讼,不是行政诉讼。故选 B。
6.答案:D解析: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等方式解决,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应该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7.答案:C解析: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最常用的手段,①观点错误;“打官司”指的就是诉讼,诉讼分为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②③正确;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④错误。
8.答案:D解析:依据教材可知,公民行使权利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并且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的利益,①②④正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发展不是行使权利的条件,③错误。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行使权利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权利,而且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故选 A。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据教材知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①②④符合题意;③的做法不妥,如果按照不妨碍自己个性、爱好发展的原则行使,有可能会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等。故选 D。
11.答案:(1)协商、诉讼。(2)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12.答案:(1)不正确。当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材料中的“讨薪”人员可以先与开发商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调解,也可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当这些方式都无效时,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析:(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公民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材料中 4名水电工“跳楼”讨薪的做法是不对的,是没有用正确方式维权的表现,所以不正确,他们应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2)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依法行使权利》课后反思
本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向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因此在教学中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知行统一。本节课讲的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很熟悉。例如有的同学认为政治生活离我们很远,行使政治权利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实例、播放贴近生活实际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关心身边的事,积极参与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最后在通过课堂练习将课本中的重难点巩固并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限时训练的实践题,更能够培养学生依法正确行使建议、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但是,学生对政治权利的内容的理解模糊,教材叙述不明确,而且课堂时间紧,上课时未能很好地具体结合生活实例加以释疑,所以有些学生仍存在困惑,这也是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