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质量》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质量》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部分
课 题 第一节 质量 课时 安排 1 课时
内容分析 从整个物理体系来看,质量属于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课程标准来看,质量这一节需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关于物体是有物质组成的这一重要物理观念。同时本节课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的一节,为后面学生深入学习密度等相关章节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有关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自学能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缺乏。
学 习 目 标 育人 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学科 素养 目标 目标内容 对应核心素养
①通过分析一些实例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②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③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①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②用天平来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 用天平来测量质量
本节内容与 中考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及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为主,课标要求主要以实验操作为主,中考中主要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评价 设计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物体展开问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主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学会天平的使用,并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环节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新课 引入 质 量 质 量 的 测 量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课堂小结 学生的思考,并交流讨论,并指出:大小不同的苹果,质量不同,故而不合理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知道物体、物质的不同,并知道质量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质量的单位和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小组代表发言,对讲得好的小组加分鼓励。 学生分组动手练习使用天平 学生再次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让学生分析数据 学生思考回答:
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送礼物——苹果:苹果在特殊的节日被称为平安果,当天按个来卖,无论大小都是一个价格,两个不同大小的苹果卖相同的价格,让学生回答合理吗?并指出不合理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质量。 用ppt展示铁钉、铁锤、木椅和木床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引导他们铁锤、铁钉、木椅、木床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木椅和木床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他们所知道的质量的单位 向学生介绍质量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单位:①国际单位:千克(kg)   ②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③单位换算: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 1 g=1 000 mg 估测常见物体质量: 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质量 问题过渡:①如何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 ②生活中又有哪些工具测量质量? ③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测量工具。 图片展示常用秤 实验室怎样测量质量呢? 自然过渡,引出天平。接着让学生有步骤地自主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活动一、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第一步:学生自学课本109页,对照实物熟悉天平的结构;小组内一个同学指托盘天平的结构,另一个同学说出名称,随机找一位同学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接着对照托盘天平,阅读课本110页和天平使用说明书,自主学的使用。学习过程中,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学习。 ①在测量之前,如何调节天平? ②在测量之前,怎样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③测量过程中,如何放置物体?如何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 ④最终的测量结果如何确定? 让学生动手练习使用天平,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发现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用微课处理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天平的使用规则。 再次动手,操作实践。 这次要求学生更高质量、更迅速地测出一块橡皮泥变形后的质量、橘子改变位置后的质量、和雪熔化后的质量。在课件上填写数据,同时为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埋下伏笔 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数据,分析得出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都不会影响质量的大小 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质量不随物体形状、形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变化;
3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作 业 设 计 与 布 置 设计 意图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学科作业优化设计与布置,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延伸,结合学生情况,采取分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 1、校本作业:第二节 2、配套练习:基础过关部分
拓展性作业 在天平使用过程中,若物体和砝码放反以后怎么计算结果?
教 学 反 思 学习效果达成情况
教学尚需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