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教学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教 案
课 题 汽化和液化 课 型 新 授 展 示
执笔人 审核人
学 习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 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沸腾现象,了解沸腾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习 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学习 难点 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进而明确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预 习 导 航 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 汽化有哪两种方式?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液化有哪两种方法? 设计理念: 实验及生活现象激趣引入(2分钟) 任务一(18分钟)通过小组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沸腾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沸点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任务二:(8分钟)通过自学、实验和讨论归纳各环节完成内容。 任务三(5分钟)点评形式增强学生积极性及竞争。 评价:(6分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约2分钟) 延伸:(约4分钟) 这是本课知识的一个升华,是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查
合 作 探 究 展 示 交 流 合 作 探 究 展 示 交 流 实验引入:1.做课本图4.3-1所示的实验。 2.观察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啤酒瓶的外部 让同学们思考现象是否存在物态变化 怎样变化 学习任务一:沸腾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 叫汽化, 叫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2.沸腾 各小组分别描述一下生活中的沸腾现象,看哪个小组说得全面。 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温度有什么变化? 小组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按如图所示将实验装置组装好。 (2)、用酒精灯给盛了适量水的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当水温超过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时间/min01234 5678温度/℃
(3)、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温馨提示: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灭,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加热。 加热过程中,为节约能源,节省时间,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分析、讨论与交流 (1)、水在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有何变化?沸腾时呢? (2)、水在沸腾时是剧烈的还是平和的?沸腾时汽化发生在哪些部位? (3)、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何? (4)、沸腾后,移去酒精灯,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与归纳 (1)、沸腾是在 和 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 (2)、沸腾时需要 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 (4)、液体沸腾的条件: 、 。 5、查出几种物质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 水 酒精 水银 液态氧 学习任务二:蒸发 自学回答: 1、 叫蒸发。 实验及思考: 2、蒸发有什么作用?完成下面两个实验,加以总结归纳。 实验: *各小组蘸些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把酒精涂于温度计的液泡上,并用扇子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这些现象说明蒸发有 作用。因为 。 讨论归纳并点拨: 蒸发与沸腾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习任务三:液化 自学这部分内容,小组展示,其他组点评。 1、 叫液化。液化与汽化相反,汽化 热,液化 热。 2、液化的方法: 、 。 3、应用:被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烫伤,哪次更严重?为什么?
效 果 评 价 1、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 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3、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酒精的容器中抽出,它的示数(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4、右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B.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C.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D.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5、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风 ( ) A、扇了冷风 B、带走了热空气 C、降低空气温度 D、加快汗蒸发 6、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1吃冰棒解热;2烧开水时冒“白气”;3夏天湿衣服晾干;4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1 3 B.2 3 C.2 4 D.1 4
学 习 整 理 【小结】今天我学会了
扩 展 延 伸 链 接 中 考 1、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数据可得: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刚测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原因可能是: 。 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3、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请你说出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 氧、氦、氮 B. 氧、氮、氦 C. 氦、氧、氮 D. 氦、氮、氧
教 学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