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课程 非遗美术课程《水墨戏曲人物》延时服务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团课程 非遗美术课程《水墨戏曲人物》延时服务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水墨戏曲人物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曲行当的相关知识,体会戏曲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绘画目标:
运用中国画的墨色变化表现一幅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行当的相关知识,体会戏曲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墨造型的表现力。
1、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中人物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欣赏作品、教学图片。
学生准备:镜宣纸、毛笔、调色盘、国画颜料、墨汁
如何运用中国画笔墨技法表现生动的戏曲人物形象。
2、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
1.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引出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二、讲述新课
1.你对戏曲艺术了解多少
2.京剧是戏曲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明珠,我们今天以京剧为主线来学习戏曲人物。
3.交流∶京剧的起源。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一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人、将领和滑稽人物等生又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
旦分正旦(又叫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日,
净有正净、副净武净,丑有文丑和武丑(分别出示图片。)
三、欣赏分析
1.京剧表演中,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是那样多姿多彩,每一个亮相都表达了剧中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通过什么形式能留住这美妙的瞬间
2.欣赏用照片白描和水墨画等表现方法展现同一京剧场景《三岔口》中的戏曲人物
2、教学设计
四、画家简介
1.重点介绍戏曲人物画家关良。
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关良开创了中国水墨形式的新戏剧人物画先河,使两种国粹"在他的艺术中得以完美结合,并形成探究式学戏与画的对比习活动。
2.国画戏曲人物的艺术特点:不拘泥于脸部五官和服饰的细节描绘,而是以少胜多,用简得不能再简的笔墨表现人物的声容情态。
3.思考讨论:在《武松》的创作中,关良是如何运用国画语言表现人物的?
4.绘画艺术特点∶关良的作品,从不拘泥于脸部五官和古代服饰的细节描绘,而是抓住特定舞台情节,以少胜多,用简得不能再简的笔墨表现人物的声容特态。
5.在京剧中,眼睛不仅反映着人物一般的动态,神态、情绪。演员的"看"瞟"盯""瞄"等种种眼神,传递着角色内心的信息而且更反映出戏剧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气质。关良善于点睛之笔——"眸子"两点,焦墨一戳,看来"全不费功夫",却是"经心之极"的一笔。
五、创作实线
1.艺术实践要求∶可临摹一幅自已喜欢的关良先生的作品,也可以对照京剧剧照,创作一幅水墨戏曲人物画。
2.赏析优秀美术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3、教学流程
1.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
3、教学流程
1.你对戏曲艺术了解多少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是融音乐、美术、文学、表演、武术、灯光、服装、道具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3、教学流程
2.京剧是戏曲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明珠,我们今天以京剧为主线来学习戏曲人物。
京 剧 是 地 地 道 道 的 中 国 国粹,其前身为徽剧,因 形 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
3、教学流程
3.交流∶京剧的起源。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一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人、将领和滑稽人物等生又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
老生
小生 武生
净(花脸)
3、教学流程
3.交流∶京剧的起源。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旦分正旦(又叫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日,净有正净、副净武净,丑有文丑和武丑
花旦
正旦(青衣)
老旦
彩旦
丑(小花脸)
3、教学流程
1.京剧表演中,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是那样多姿多彩,每一个亮相都表达了剧中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通过什么形式能留住这美妙的瞬间
2.欣赏用照片白描和水墨画等表现方法展现同一京剧场景《三岔口》中的戏曲人物
3、教学流程
3、教学流程
戏曲人物画家关良。
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关良开创了中国水墨形式的新戏剧人物画先河,使两种国粹"在他的艺术中得以完美结合,并形成探究式学戏与画的对比习活动。
3、教学流程
国画戏曲人物的艺术特点:
不拘泥于脸部五官和服饰的细节描绘,而是以少胜多,用简得不能再简的笔墨表现人物的声容情态。
3、教学流程
思考讨论:在《武松》的创作中,关良是如何运用国画语言表现人物的?
3、教学流程
4.绘画艺术特点∶关良的作品,从不拘泥于脸部五官和古代服饰的细节描绘,而是抓住特定舞台情节,以少胜多,用简得不能再简的笔墨表现人物的声容特态。
3、教学流程
5.在京剧中,眼睛不仅反映着人物一般的动态,神态、情绪。演员的"看"瞟"盯""瞄"等种种眼神,传递着角色内心的信息而且更反映出戏剧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气质。关良善于点睛之笔——"眸子"两点,焦墨一戳,看来"全不费功夫",却是"经心之极"的一笔。



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作品欣赏
学习小结:
今天的课题是《水墨戏曲人物》,通过认识中国戏曲的艺术种类有三百多种,如京剧、评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本课教材以国粹京剧为主,依托不同戏曲形式,引导学生对戏曲艺术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研究。各地的戏曲起源于不同的地方文化,在不断博采众长、历经千锤百炼之后. 成为各种塔称完美的艺术形式。
在绘画创作上,运用墨色变化表现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作品。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行当的相关知识,体会戏曲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水墨造型能力
4、绘画步骤
绘画材料:镜宣纸、毛笔、调色盘、国画颜料、墨汁
01
依次勾画出人物的头饰、服饰和背旗。表现出戏曲人物的动态。
03
中锋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脸型和耳朵,侧锋画出戏曲人物的胡子,再勾画出人物的五官造型。
02
4、绘画步骤
中锋用笔以淡墨勾画人物的细节装饰部分,注意线条要流畅,装体现出戏曲服装的装饰性。
04
最后用滴洒色彩的方法丰富画面,并题字落款完成作品。
06
根据戏曲人物的色彩,用国画颜料染出头饰、面部和服饰的色彩。
05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